8 月 14 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防范网络交易、冒充电信银行客服、冒充军警购物等类诈骗。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甜言蜜语的搭讪、虚无缥缈的爱情,否则," 事业爱情双丰收 " 怕是要变成 " 人财两空空 "。如有疑问或被骗,及时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咨询或止损。
杀猪盘类诈骗
7 月 4 日,白银市居民 W 女士在某社交平台与陌生男子添加好友,在连续多天的嘘寒问暖下,W 女士被对方的 " 真情实感 " 打动,二人深入交流情感经历、互换家庭背景,该 " 好朋友 " 其主要从事奢侈品市场生意,通过 " 某海外购 " 平台,高价转卖奢侈品获利,并请求 W 女士帮其操作。W 女士操作几次后相信该平台可赚钱,便陆续向该平台充值,直到提现失败后,才发现被骗,损失高达 70 余万元。省反诈中心提示:杀猪盘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 ,此类骗局不同于其他诈骗 " 短平快 ",注重放长线 " 养猪 ",养得越久,杀得越狠,基本套路为寻找目标、取得信任、怂恿投资、大量投入、无法提现、销声匿迹 6 个阶段。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甜言蜜语的搭讪、虚无缥缈的爱情,否则," 事业爱情双丰收 " 怕是要变成 " 人财两空空 "。如有疑问或被骗,及时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咨询或止损。
网络交易类诈骗
7 月 18 日,兰州市居民 U 先生手机上网过程中,浏览到一 " 拍卖藏品 " 的网页广告,考虑本人有一枚古币需要出售,便根据网页指示下载了推荐的所谓拍卖藏品的 APP。U 先生注册成功后,随即便有自称拍卖平台客服的人员与其对接,引导其上传古币图片、相关信息进行鉴定估价。当 U 先生听闻自己的古币价值 80 万的结果后,毫不犹豫委托该平台进行拍卖,后被告知 " 成功 " 以 120 万元的高价卖出。同时,客服通知 U 先生需要缴纳保证金、税金等,为打消当事人疑虑,客服还晒出拍卖成功的截图。U 先生信以为真,最终在转账 4 万余元后意识到被骗。省反诈中心提示:互联网包罗万象,大量的涉诈、涉赌等不良信息掺杂其中,特别是虚假 APP 封装、分发普遍化、简单化,使诈骗迷惑性更是加强。虽然犯罪分子的话术是随时改变的,但诈骗的套路是固定的、目的是明确的,呼吁广大群众不听不信不转账,可以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 " 国家反诈中心官方 APP", 对自己的设备随时 " 全身扫描 ",把可疑链接、虚假软件拒之门外,时刻牢记 96110 反诈专线。
冒充电信银行客服类诈骗
8 月 9 日,C 先生收到冒充某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其近期信用卡逾期,要上报征信将其执行黑名单,要求有问题回拨预留电话。由于 C 先生近期的确有逾期情况,对此深信不疑,遂按提示回拨。电话对端自称银行客服,在询问了逾期具体情况后,对方要求 C 先生转账至其提供的中间账户,以证明其资金状况。C 先生在转账 1 万元后,对方以流水不够为由,要求继续转账刷流水,至此 C 先生意识到被骗。省反诈中心提示:在收到含有官方电话、网址链接的短信,或带有积分兑换、逾期升级等字样的信息时,应立即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而不是按照骗子引导拨打预留的电话。同时,以本案为例,不良征信、逾期欠款被列为失信人员,要进行报批审核,最终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广大群众在遭遇此类诈骗时,要对照常识予以辨别。在此呼吁广大群众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 " 国家反诈中心官方 APP", 打开来电短信检测功能,实时发现诈骗信息。同时牢记 96110 反诈专线。
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
8 月 5 日,甘南州某餐厅老板 S 女士,接到冒充 " 武警中队某领导 " 的电话,对方以近期拉练、需要订餐为由,添加 S 女士微信,提供物资清单,又以 S 女士缺少部分物资,向其推荐商户微信,S 女士便向其推荐的商户处订购了 50 个罐头并转账三万余元。随后,S 女士驻地武警部队核实查无此事,意识到被骗。省反诈中心提示:冒充军警购物诈骗由来已久,骗子目标明确,话术环环相扣,针对性强,一般使用当地归属地的实体手机或座机号码实施诈骗。请广大商户务必牢记,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采购,有严格的招投标流程、询价采购规定,所谓 " 干部 " 在社交平台上议价,在电话网络等虚拟环境中交易,均不可信。如有疑问,可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进行咨询报警。
网络刷单类诈骗
8 月 9 日,陇南市居民 D 女士,被网上刷单挣钱的广告吸引,按照广告指示添加陌生人微信,在陌生 " 好友 " 引导下,对指定某短视频平台视频点赞并获取了部分佣金。几天后,该 " 好友 " 蛊惑 C 女士操作佣金更高的订单获取更丰厚的收益,按照对方发送的下载链接,C 女士安装了指定的 APP,按该客服提示网络博彩押大小,在充值 2 万余元后,被 " 好友 " 拉黑,遂被骗。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诈骗占据网络类诈骗的 30% 左右,侵害群体集中在宝妈、学生、电商从业者、低收入人群,诈骗形式从虚假链接直接登录、虚假二维码诱导扫描转账等,已经演变到虚假 APP 骗取钱财。请广大群众时刻牢记 " 天上不会掉馅饼 ",大家务必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安装注册 " 国家反诈中心官方 APP", 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被骗。同时谨记如有疑问或被骗,及时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咨询或止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