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17
深晚报道|深汕合作区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激发群众学好技术劳动致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朱华俊在上北村经营一间粤菜餐厅。现在,他准备开分店了!他透露的创业 " 秘笈 " 是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 粤菜师傅 " 技能培训班学习了更多知识、技能,打开了对美食世界的想象。据悉," 粤菜师傅 " 培训班结业几个月来,有的学员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学员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用技术劳动致富。

学有所成激发自主创业

朱华俊是一名忠实的餐饮爱好者,连续参加了两届 " 粤菜师傅 " 技能培训。目前,他在上北村经营着一间粤菜餐厅,餐厅坐落在村口明显位置,为一栋四层白色建筑,主打客家白切鸡、沙姜鸡煲、沙姜卤鸭等特色菜。周末的晚餐高峰走进店里,不一会儿客人就坐满了。" 周边的村落正在加紧开发旅游景区,相信以后生意会更好。" 朱华俊笑着说。

为什么要参加两次培训?朱华俊介绍,首次学习的内容丰富,打开了他对美食界的想象,第二届的授课内容和首届不同,再次报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菜式和技术。毕业前的技能大赛上,他就地取材,来到培训地旁的湖边,钓起小鱼,以一碗新鲜熬制的 " 孟婆汤 " 赢得了奖项。" 食材要新鲜 ",这是笔者在采访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因为这份坚持,他的餐厅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的消费者。朱华俊说:" 很感激深汕合作区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三位导师让我学到了很多关键的烹饪知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相互交流厨艺,我进步很大,还打算开一家分店。"

无独有偶。来自赤石镇江仔下村的村民彭展宏在参加了 2020 年首届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后,也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烧鸭、烧肉制作都是跟师傅学的,他们教得好,我们学得就很快。" 彭展宏坦言,自己没有高学历的文化水平,只能多在烹饪上下功夫。目前经营的新隆烧鸭店每月营业额都超过万元,食客排着队来消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店内生意红火起来后,聘请了两位员工。

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

据深汕合作区统战社会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共举办了两届 3 期 " 粤菜师傅 " 技能培训,每期培训为期 5 天,吸引了深汕合作区四镇贫困户、退役军人、未就业年轻人等共 140 人次参加。培训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名厨,采用 " 课堂讲解 + 实践操作 " 的教学方式,传授粤菜制作的精湛技艺。

" 粤菜师傅 " 工程不仅教技术,区统战社会建设局还积极对接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争取最大可能为学员对接就业渠道。例如学员黄丽辉,经该局组织的供需见面后,选择在水底山温泉庄园工作。

深汕合作区统战社会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深入实施 " 粤菜师傅 " 工程,提高深汕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助力乡村振兴,营造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蔡鹏飞 廖佳玲

相关标签

朱华 培训 就业 技能培训 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