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17
深晚报道|坪山法院“四套组合拳”强力攻坚长期未结诉讼案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双超 " 案件整治集中攻坚战开展以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法院迅速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综合施策,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推进 " 双超 " 案件整治集中攻坚战。7 月份,坪山法院共清结长期未结诉讼案件 16 件,实现一年以上超审限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清零。

一是 " 管控预警 + 通报督办 " 遏增量。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加强节点管控,规范立案、排期、送达、开庭审理、调解、执行、归档、信访等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和所需期限,严控变更审限审批,确保各审判流转环节有效衔接。审判管理办公室实行扎口管理,严格结案标准,定期集中通报审限情况,逐一列出未结案件的案号和承办人。实施临近审限预警与督办机制,对审限即将届满的案件实时预警,向承办法官发出催办通知,并将预警案件台账及时报院长及分管院领导,由院领导统筹审判力量及时督办,承办法官和部门负责人要说明原因并提出结案计划和结案时间,以此增强承办法官审限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新的超审限案件的出现。

二是 " 繁简分流 + 诉源治理 " 减存量。持续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合理分流案件,根据案由、标的、案情等情况,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基础上,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庭前调解和速裁程序,同时用足用好独任制、小额诉讼程序等改革措施,狠抓当庭宣判率等指标落实,最大限度压缩办案周期,努力提高结案率、结收比。加大诉源治理力度,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切实扭转案件增长态势。健全完善法官联系社区与驻街道诉讼服务站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打通司法服务 " 最后一公里 ",切实把风险防范在源头、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是 " 把脉问诊 + 内引外联 " 提质量。建立逐案定策机制,院领导对长期未结诉讼案件逐案听取汇报并进行督导,全面摸清底数、逐案了解症结,做到一案一表,挂图作战,精准攻坚。实施难案会诊机制,通过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部门法官会议等,凝聚集体智慧,共研应对之策,积极为法官清结案提供办案思路。畅通办案沟通协调渠道,对因等待另案结果、委托司法鉴定、评估等原因尚未审结的案件,主动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快流转程序,推动案件进程。对需要等待上级法院获其他法院案件处理结果才能结案的,加强与另案处理法院的请示汇报沟通,推动事项进展,加快结案进度。

四是 " 科学考评 + 奖惩并举 " 防变量。加大评查问责力度,对落实管理责任不力、违反审限管理、督办案件不力等,将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令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整岗位等处理。强化绩效考核激励作用,将办案期限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将审限内结案率作为考核业务庭、法官和中层干部实绩及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审限管理与岗位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实现审限管理的有效激励。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刘斌

相关标签

审判 统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