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邹舒 记者 张敏)眼下,疫情防控仍属于关键时期。在防疫一线,除了医护人员以外,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们,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上班族,虽然身份不同,但大家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休息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去,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据常州团市委社会联合部(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成舒介绍,8 月初,团市委在常州全市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8 月 6 日起,青年志愿者们陆续奔赴防疫一线。截至目前,常州全市共有 119 支队伍 1900 多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在一线,彰显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安徽大学生主动留下,哪里需要去哪里
8 月 18 日早晨 8 点,在武进区牛塘镇疫苗接种点,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排队等候接种疫苗。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魏思琪正在忙着检查 " 两码 ",做好现场引导工作。
△魏思琪在检查两码
22 岁的魏思琪是安徽滁州人,在南京大学读研一。暑假开始后,在学校的组织下,她来到牛塘镇政府进行暑期实习。本轮疫情发生后,她又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她和工作人员 2 人一组,挨家挨户去村上排查有无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村民,遇上下雨天,裤子都湿掉了大半,依然努力前行。8 月 14 日,镇上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魏思琪第一次穿上蓝色隔离服,戴着防护帽,负责核酸采样登记工作。虽然是两小时轮换一次,但魏思琪依然感觉到了闷热。" 挺闷的,我这还是二级防护,可想而知,穿着白色防护服的采样人员比我们辛苦多了。"
原本 7 月底,她的实习期结束,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了,但她依然申请主动留了下来。" 现在开学也推迟了,回家也没啥事,这里更需要我!"
魏思琪告诉记者,近一个月的志愿服务让她感慨万千," 之前我是一直呆在学术的象牙塔里,这次暑假经历了这么多,虽然志愿服务的事情非常琐碎,但我认为只要能为老百姓提供一点便利,这就是不平凡的事情。"
退伍军人再当志愿者,守好常州 " 大门 "
各个疫情防控查验点是常州的 " 大门 ",守好卡口,才能有效防止输入。孟河镇 G346 卡口是从镇江丹阳进入常州界内的第一个卡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疫情发生后,这个卡口平均每天依然有约 4000 辆车辆途径,车辆多,防控压力大。26 岁的青年志愿者巢鹏被安排在此,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巢鹏在卡口检查来往车辆人员的行程码
巢鹏是一名退伍军人,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了,2020 年疫情爆发后,他就曾主动报名,加入到防疫队伍中。
" 我是一名青年,更是一名军人,军人始终要保持冲锋的姿态,参与志愿服务,这是我的责任。" 巢鹏说,退伍之后,他在西夏墅一家厂里上班。原本工作时间三班倒,一周可以调整一次上班时间。此轮疫情发生后,他又积极报名了志愿服务,还特意找到老板调整了上班时间。8 月 2 日起,每天 16:00-24:00 他去厂里上班,00:00-8:00 到 G346 卡口做志愿者,之后再回家睡觉。
" 可能是之前当过兵的关系,我不太要睡觉,一般休息五六个小时就够了。" 巢鹏说,他的女儿今年 3 岁了,每天女儿起床时,他才回家补觉,与家人相聚欢笑的时间变少了,但他认为守好 " 大家 " 才能保护 " 小家 "。
客运员变身 " 红马甲 ",一天步行 3 万步
暑期正值铁路客运高峰期,由于客流量大,人群来往频繁,铁路常州站的防控工作任务艰巨,容不得一丝马虎。
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铁路常州站青年志愿者协会专门成立了铁路常州站疫情防控突击队,69 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志愿者们,利用休班时间走上志愿者岗位,加入到常州火车站南北广场、常州北站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
△梅宇星帮助小乘客戴好口罩
29 岁的梅宇星是突击队队长,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客运员,原本是上两天班休两天,自从疫情发生后,她就放弃了休息时间,上完两天班之后,第三天就雷打不动地穿上红马甲,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早晨 8 点到晚上 5 点,梅宇星一天要在站里服务 9 个小时。除了部署好突击队队员的志愿工作之外,她自己也呆在一线,负责候车大厅的网格巡视工作。
" 我们将候车大厅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对自己的网格进行巡视,主要工作是提醒候车乘客戴好口罩,尽量间隔坐开,进入闸机时严格按照一米线排队等候,减少接触,做好防护。" 梅宇星说,一天下来,自己至少步行 3 万步。
( 图片来源: 胡平摄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