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牙齿的健康与美观。一种 "DIY 整牙 " 模式也被更多的人知道。在网络平台上,有店家出售 DIY 材料包,消费者在家自制牙模寄给商家,商家再据此 " 量身 " 打造矫正器。这种操作靠谱吗?8 月 18 日,南京卫健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非医务人员指导消费者取牙模存在一定风险,建议消费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医师诊治。
自己在家做牙模,商家远程定制牙套
" 自助取牙模 "" 取印 DIY"…… 在某网购平台,搜索 "DIY 牙模 ",会跳出各种商品链接。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一家月销 80 多单的店铺,65 元能买到一套牙模制作材料包。
"1 比 1 扫描牙模,永久保存数据,只需寄一次牙模型,省去你出门预约排队的麻烦。" 记者看到,材料包中一共有 7 种工具,包括上牙托盘、下牙托盘、橡皮碗、印模粉、石膏粉、测水量管和搅拌棒。根据商家描述,消费者购买前要先拍一张牙齿照片,联系客服分析是否适合佩戴矫正器。使用上述工具,消费者在家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牙模,然后把牙模寄给商家,商家扫描模型后,再给消费者寄去制作好的透明矫正器。
商家保证消费者只需要寄一次牙齿模型,就可以 " 后顾无忧 ",商家会设计方案,让消费者在不同时期戴上不同的透明矫正器,最终可以使牙齿变整齐。
怎样 DIY 操作?消费者拿到材料后,用印模粉配合托盘 " 咬牙印 ",咬出牙印后,给牙印沟壑内灌上石膏,最后就能脱模取出模型了。
商家说,65 元买到的只是材料,消费者后续要配合使用不同的矫正器,半个月更换一次,上下牙一起矫正的话,一个月需要花费将近 1000 元。至于矫正时间要多久,商家表示因人而异。
在评论区,记者看到,有消费者给出好评,不过也有人建议大家还是去医院," 手残党 " 弄不了。
不会制作牙模怎么办?客服来指导
记者在上述商品详情页面看到,商品资质栏有一张医疗器械注册证,上面显示为广州一家公司,产品名称为定制式正畸矫治器,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也能查询到相应信息。商家也挂出了一张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不过消费者拿到材料在家 " 咬牙印 " 时,如果不会操作,应该咨询谁?商家说可以问客服,而客服并不是医生。
在另一处网购平台上,最低 12 元就能买到一套取牙模材料工具包。" 新店限时,全套工具 9.9 元一套 ",记者看到上述工具包括印模粉、石膏粉、牙托、调碗、调刀、量杯以及视频教程。该商品已经有一百多人购买,有用户评价说," 质量很好,方便。" 也有用户觉得商品不符合预期。一名客服人员介绍,9.9 元是之前的活动价,现在购买一套最低要 12 元。
如果买回后不会制作牙模怎么办?对方说,可以联系客服,不过客服也不是医生。
姚女士在南京一家医美机构矫正牙齿,花费了将近 2 万元。为了美观,她选择的是透明矫正器,医生面诊后给她做了治疗方案,每个月复诊一次,每个牙套戴两周,前后戴了有 50 多个。" 网上购买材料自己做牙模,有点不靠谱。" 在姚女士看来,自己在家操作不可能太规范。
在某 " 种草 " 平台上,也有用户讨论起自己的 DIY 整牙经历," 不到 5000 元,透明牙套整牙 …… 全程自助!请不要盲目模仿,只适合动手能力极强的小伙伴。"
专家:牙齿取模专业性高,DIY 有风险
在家 DIY 牙模靠谱吗?现代快报记者咨询了多位牙科专家。
某三甲医院口腔科一名主治医师表示,隐形牙套矫正对取模的要求很高,患者自己取模很难达到要求。在进行牙齿矫正前,专业医生要进行诊断,再给出治疗方案。" 做矫正,我们建议去正规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
南京某三甲医院一名晏姓医生表示,给牙齿取模型需要专业技术,首先在选择托盘上,就要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 根据牙齿形态的不同,有大、中、小三种托盘。还有特殊托盘,这个是需要定制的。选对托盘才能取好每一颗牙齿,如果取模不精准,会影响后期矫正。"
此外,医生还提醒,取模是项技术活,要注意控制水和粉剂的比例,不然容易出现气孔或者流动性过高的情况,影响取模效果,灌石膏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上下牙咬合要对准,牙尖要对准牙窝,如果对不齐,即使矫正好了,也会复发。
" 有些患者的牙面情况复杂,如果不整齐,我们还要用蜡,在托盘上修整,再进行取模。" 晏医生说,正规医院在取模前,还要看患者有没有牙体、牙周疾病,需要先把隐患全部解决再去做矫正,否则会加重病情。而检查口腔状况,仅凭一张照片是不够的。" 一般来说,在医院取牙模型,需要经过拍 CT、头影测量等流程才能给出结论。部分网店给出的取模流程,即使材料和正规医院一样,效果也是难以把控的,简单几个步骤,很难对口腔环境、牙齿排列有细致的了解。"
卫健部门:建议消费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诊治
今年 8 月 6 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官网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任何对牙齿的处置都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中由已获得执业资格的医师完成,这是一种纯粹的医疗行为,不存在 " 非医疗 " 美牙的概念。
8 月 18 日,记者联系上市场监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方称,网上售卖的 " 石膏粉 "" 印模粉 " 和 " 透明矫正器 ",都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由经营企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关证明资料。经营企业要获取相关备案凭证后,才有资质售卖第二类医疗器械。
那么,客服是否有资质指导消费者制作牙模呢?南京卫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医务人员指导消费者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这种 " 隔着网络指导 " 的行为是否属于 " 非法行医 ",还有待认定。因此,如果在购买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费者进行维权可能存在困难。" 建议消费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医师诊治。"(网页截图)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马壮壮 于露 江楠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