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以来的新举措、新气象,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全市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果,展现全市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新发展、新面貌。从今日起,本报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黄河之滨、读者集团等地,深入宣传两年来我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新成效,创新举措,不断推进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调研时称赞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肯定了兰州黄河之滨治理的成效,让兰州人倍感自豪。近两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点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 " 做好黄河文章 " 要求,着力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全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为本,努力建设滨水景观长廊,精心打造最靓丽的城市客厅,充分展示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的城市名片。
坚持生态优先
巧做沿河文章
一夜秋雨,黄河之滨更显妩媚。" 这里太美了。" 在水车博览园散步的徐先生对记者说。徐先生年轻时曾在南方工作,退休后回到兰州。他对记者说:" 雨后的风情线不仅有南方的精致与灵性,还有北方的粗犷和厚重。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更喜欢风情线了。" 近两年来,黄河大景区管委会紧紧把握国家 " 一带一路 " 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做好黄河文章,精心谋划凝炼河道健身步道贯通、游览步道改造提升、河堤文化浮雕墙等 13 个精品改造提升项目,投资估算 103.5 亿元,为大景区 " 十四五 "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牡丹、鸢尾、马鞭草、四季玫瑰、金娃娃萱草 …… 多彩斑斓的花卉随风摇曳,竞相争艳,柔美灵动,如同童话故事中的浪漫花园。见花停步,花香入怀,不少市民在花海中流连忘返、拍照 " 打卡。
近两年,黄河大景区管委会倾心打造特色滨河花海景观。按照 " 一园一主题 " 的理念,对沿河 10 个主题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了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等特色景观,形成了网红打卡地。及时修缮小西湖公园古建筑、加固修复水车,加快推进马拉松公园园路改造,大力提升园林景观档次。打造最美滨水景观长廊,按照 " 增绿、添花、加彩 " 的思路,全面展现了黄河之滨一点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魅力。倾力推进生态湿地修复治理,推动实施马滩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滩尖子、雁儿湾湿地修复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湿地公园休闲旅游通道。按照 " 宜花则花、宜草则草 " 的原则,在河滩裸露区域大面积种植三叶草、野花组合,实现绿化全覆盖。精心建设景美质优滨河步道,给市民游客提供了集健身、游览、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慢生活休闲廊道。实施核心区 8 公里夜景亮化项目,通过对沿线 5 座黄河桥梁、山体建筑轮廓线、绿化景观带等 39 个节点的亮化,让 " 夜游黄河 " 成为兰州旅游知名品牌。充分利用滨河空间,因地制宜建成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全民健身场所 67 处,增设自助书吧、环保公厕、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 2300 多套,建成了沿河运动休闲带,市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时尚、大气、震撼、绝美。" 黄河之滨音乐节 "" 乐动金城、声醉兰州 " 以及白塔山及黄河楼灯光秀、" 趣徒步、悦兰州 " 百公里徒步、" 黄河风情、精致兰州 " 摄影大赛等等 1500 场活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文化艺术盛宴,聚集了景区人气,还引燃了兰州夜经济。2021 年,黄河风情线核心段所在的城关区被评为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点亮黄河楼、魅力兰州夜 " 等活动在央视新闻中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提升兰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 7 月 1 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成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成果,为大景区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水十条》和河长制有关要求,推进年度水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制定印发《兰州市 2020 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全市黄河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020 年,全市 6 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6 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保持稳定,37 个重点任务和 4 个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有序推进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二期、湟水河流域红古段水污染综合治理一期、二期和黄河流域(榆中段)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西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湟水流域红古段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 4 个子项目的验收,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按照 " 划、立、治 " 原则,持续推进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组织开展 2020 年度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 13 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和永登县县级地下水型水源地专项行动任务;按照省生态环境厅下达的有关水污染物减排任务指标,每月对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工程进行调度,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将枯水期联防联控范围扩大到全市,市区县生态环境部门每日巡查检查,并采取重点断面水质每日加密监测、专家溯源嗅辨、流量日调度等举措确保了枯水期黄河干支流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全面完成黄河兰州段生态环境和污染现状调查任务,配合国家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试点城市二、三级排查任务,组织对辖区黄河干支流各类入河排口开展了人工徒步排查,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城市工作任务,摸清了全市各类排口底数,并制作安装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标志牌 34 个。
近年来,我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兰州位列 " 中国十大水质清净之城 " 我市切实加强黄河干流、江河支流、中小河流及河洪沟道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的谋划研究和争取上报,强化了黄河保护治理体系保障。先后启动编制了《兰州市黄河治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兰州市水安全保障专项规划》《兰州市防洪专项规划》《兰州市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等规划。强化源头治理,加快推进总投资 46 亿元的四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项目,西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已完工运行,七里河安宁、盐场、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已分别完成总投资的 78%、75%、54.46%,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设计出水标准为一级 A 标准,日处理规模由 60 万 m3/d 提升到 80 万 m3/d(远期达到 90 万 m3/d)。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全市 8 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消除比例为 100%。2020 年完成污水管网新建及改造 49.08 公里,占省住建厅下达任务 47.68 公里的 103%。强化污水厂运营监管和污水应急排查整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96%,超过国家 " 水十条 " 要求的 95% 的目标。
同时,投资 8000 余万元,完成城区 23 处突出内涝点整治。持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审查,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全市取水许可实现四级审批管理全覆盖,确保到年底全市(不含兰州新区)用水总量不超过 10.78 亿立方米。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及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021 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 40 平方公里、小流域 15 平方公里,目前项目全部开建,完成治理 6.49 平方公里。批复总投资 16.8 亿元的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河道治理任务 54.1 公里,黄河兰州段防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完成估算总投资 39.55 亿元的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防洪治理完善提升可研报告初稿。加快推进河洪道生态治理。谋划实施了西固元坨峁沟河洪道生态治理和七里河洪道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完成生态治理并通水,进一步提升了河洪道生态景观,满足市民游憩、休闲生活需求。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着力深化河湖环境综合治理,根据《2021 一季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兰州市水质清净指数在全国 36 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 336 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状况系统评估中兰州市位列 " 中国十大水质清净之城 " 第八。深入开展河湖管护 " 春雷 " 攻坚行动,完成省水利厅反馈问题 39 个。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砂石料 3000 余方,清运河道内垃圾 5 万余方,河洪道面貌显著改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马艳玲 吕晟君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