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分,踏着凉爽走进王保营村大葱基地,一垄垄正值收获季节的大葱在艳阳下青翠喜人,葱农们正在忙碌而有序地起葱、捆扎、过称、装车,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据了解,榆中县小康营乡鸿丰盈大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 500 亩,吸引了全村 80 余户 300 余人参与了大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武鸿第高兴地说:" 今年的葱长势好,品质好,预计产量将达 240 万公斤,毛收入达 650 余万元。"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榆中县小康营乡王保营村积极推进大葱种植项目,试点先行开展土地托管,投入全程机械化作业,打造大葱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小康营乡王保营村榆中鸿丰盈大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流转土地 1500 亩,武鸿第告诉记者,相比其它蔬菜果品相比,大葱的保鲜期相对要长的多,储备、运输损耗小。成本除了籽种、肥料,主要是人工工资,每亩差不多在两千四五左右,今年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在村上集中区域板块发展大葱产业,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手段,种植了 500 亩大葱,明年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让大葱产业成为王保营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据悉,今年该合作社会在大葱生产过程中,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和农业技术服务,实现从种子包衣 -- 穴盘育苗 -- 催芽 -- 培养 -- 剪苗 -- 整地 -- 开沟 -- 机械移栽 -- 机械培土 -- 机械收获 -- 打包 -- 包装 -- 出厂销售的全程机械化工艺流程。同时,王保营村积极推行 " 党支部 + 合作社+基地+农户 " 的模式,依托鸿丰盈大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发展,围绕耕、种、管、收、销等农业环节,在全村创新托管服务模式,着力解决近年来因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等问题。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业增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了解,王保营村已有 80 余户 300 余人参与了合作社大葱种植,2021 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 500 亩,辐射全县大葱种植面积达 800 亩。
" 王保营村将以绿色农业发展为核心思想,搭建大葱全生态链土地共享平台,做大做强农业现代化发展,辐射带动农户推广大葱机械化种植,开展社会化服务,向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种植模式迈进,实现产业升级。" 王保营村负责人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魏涛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