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8-23
“一颗颗慈心助我浪子回头”,广州女子成功戒毒后发来感谢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敬爱的管教、队长,是你们把我当成自己的女儿,让我学会了自尊自爱自强,让我重新找回自我。感谢你们用真诚挽救戒毒人员,用一颗颗慈心助我浪子回头,此份恩情深似海 ……"

8 月 6 日,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大队长黄慧燕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里面是一面写着 " 铁面柔情铸警魂 大爱无疆塑新生 " 的锦旗和两本感恩笔记。翻开笔记本,字里行间记录着解戒人员刘某对戒毒民警的感激之情以及回归社会后努力打拼的感想。黄慧燕抬头会心一笑,那位曾经的问题妈妈刘某,从偏执,到软化,再到学会感恩 …… 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

今年 27 岁的刘某,是广州市黄埔区人,在所接受戒治期间,她因性格偏执不善与人沟通,多次与他人发生口角争执,甚至有过激行为,2020 年 9 月因严重违反所规队纪被定为二类重点人员。根据刘某的个性特征和呈现出的问题特点,民警对其长期进行积极关注及心理干预。通过研判和情况分析,大队决定对刘某实施刚柔并济、内外联动、循序渐进的教转方案,联合心理矫治中心采用多维度心理干预,促其对戒治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改善刘某偏执型人格障碍,从而取得有效转化。

心理矫治中心小组成员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周琴,以刘某感兴趣的育儿话题为切入口,以母亲的角色,用切身经验引导刘某认识到女性,尤其是母亲应担任的社会责任,激起刘某的责任心,端正其社会态度。口子打开后,周琴引导刘某学会换位思考,平心静气地与房间组员谈心交流,学会沟通与合作,同时用书信、日记记录自己情绪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黄慧燕为了更好地帮助刘某积极参与戒治,采用激励方案,鼓励其积极参加习艺劳动和康复训练活动,给刘某设置了不同阶段的目标,达到设定的劳动目标或学会一种康复训练活动可增加亲情连线的机会。亲情的激励力量是巨大的,在 " 内外联动 " 的教育下,刘某渐渐地融入戒治生活,脸上的笑容多了。

周琴在与刘某谈话中了解到,刘某的心理症结主要是责怪自己未能解决未婚生育的双胞胎女儿的户口问题,担心影响孩子入学。掌握情况后,民警在研判会上提出建议,或许可以借年度人口普查的机会解决户口问题。黄慧燕立刻就此事建起了专项行动小组,多次电话联系刘某母亲咨询孩子的详细信息,指导刘某书写委托书、填写相关材料。

因处于疫情防控时期,会见暂停,民警多次到所外与刘某母亲对接,确保刘某孩子申请入户的材料能够及时提交,并且让刘某与其母亲保持电话沟通,让其知悉此问题的处理进程。

最终刘某的女儿于 2020 年 10 月通过全国人口普查的机会顺利入籍黄埔区。民警的关怀让刘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温暖,压在她心上的大石头也终于放下,刘某的思想发生了积极转变,踊跃参加教育学习活动,成为戒治积极分子。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穗司宣

相关标签

戒毒 育儿 双胞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