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8-24
2020年兰州市优良天数历史性达到312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相关发布会上获悉,2020 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 " 十三五 " 以来最好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兰州市优良天数历史性达到 312 天," 兰州蓝 " 已成为 " 常态蓝 "。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

据了解,我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 " 首倡之地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担好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2020 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 " 十三五 " 以来最好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污染现状调查

2019 年底,我省率先在全国启动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污染现状调查,完成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达标状况调查评估、环境风险企业与应急设施现状调查等报告,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作为生态环境部首批试点省份,我省又率先在黄河 9 省区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共对 4 个水系 36 条重要干支流的 7 大类 15 小类入河排污口排查,甘肃的试点工作为黄河流域其余省区全面开展排查探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肯定。

兰州市纳入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

黄河战略实施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积极争取和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 9.3 亿元,对 65 个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良好水体保护等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推进项目谋划中,积极争取兰州市纳入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三年累计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21 亿元,目前已下达 5.6 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全省 " 十四五 " 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库。" 十四五 " 期间我省黄河流域共谋划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249 个,总投资达到 105 亿元。

建立 " 三线一单 " 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机制

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 " 三线一单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全省 842 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内,黄河流域甘肃段划定 513 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 285 个,重点管控单元 171 个,一般管控单元 57 个。我省与黄河上下游 4 省份签订《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健全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协调解决跨界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出台《甘肃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 ( 试行 ) 》,在黄河流域设置了 3 个正县级建制的派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局。目前已完成黄河流域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甘南州等 4 个市州第二轮第一批例行督察和河湖长制专项督察。

" 兰州蓝 " 已成为 " 常态蓝 "

经过努力,截至 2020 年底,黄河流域各市州 PM2.5 年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兰州市优良天数历史性达到 312 天," 兰州蓝 " 已成为 " 常态蓝 "。74 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9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 11.6 个百分点;今年 1-7 月我省黄河流域有关市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黄河流域有关市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 55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5.2%;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 23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17.9%;优良天数比率为 87.4%,黄河流域 41 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 87.8%。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黄河 生态环境 甘肃 污染防治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