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24
920年前的今天,苏东坡留下遗言,只有4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101 年 8 月 24 日 ( 宋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 ,江苏常州,一位老人闭上了双眼。

回望一生,撞撞跌跌,年轻时历经生死,尚有一腔热血,竹杖芒鞋也能和生活过过招。

但此时的他已经老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望着身边愈发云谲波诡的局势,心有余、力不足。

他眼看着,自己从三品大员,一贬再贬,落得个九品芝麻官;

他明明还做着繁华的东京汴梁梦,一夜间,却命悬海南孤岛;

他本是冠绝文坛的泰斗,结果被人赶出房子,沦落城南椰子林;

他还是出了名的美食家,结果只能对着阳光、张大嘴,假模假式地画饼充饥 ……

他就是苏东坡。

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又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一切,从一场意外开始说起。

△ 苏东坡

杀机

话说这一年,小皇帝赵煦成年了。

在大家眼里,赵煦是个老实孩子,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活,就坐在老太后身边,不掺和朝中是是非非。

有天,主持大局的老太后跟大臣们说:你们瞧,我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往后这朝政可怎么办啊?

大臣们还没说话,突然一个声音从太后身旁传来:还能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说话的,正是赵煦。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不止因为不显山不露水的小皇帝头一次表态,更是因为,他的话里暗藏机锋。

他们有预感,隐忍这么些年,心机颇深的小皇帝终于露出锋利的牙齿。

要大祸临头了。

果不其然," 旧党人物 " 一个个都遭了殃。

文彦博牛不?已是九十一岁高龄,身上的爵位该削还是削。

司马光牛不?就算已经去世,还是遭到追贬,墓碑都让人铲了。

苏东坡是小皇帝的老师,又自己主动要求到地方上干工作,按说这把火怎么也烧不到自己头上。

但事实证明,是祸躲不过。

小皇帝不仅把这位老师给 " 做了 ",还要 " 做绝 "。他下了六道诏命。

△ 宋哲宗赵煦

六道 " 催命符 "

这六道诏命,就像是六道 " 催命符 ",招招要苏东坡的命。

第一道,把他 " 端明殿学士 "" 翰林侍读学士 " 等一系列官职都给罢黜了,从三品直接降到正六品。

" 打包收拾收拾,去广东英州上任吧。"

行吧,去就去吧。正收拾着,第二道又来了,别干正六品了,再降一级,正六品下。

苏东坡已经花甲之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去广东就去广东,在哪上班不是上班,干好了有机会再回来。

正想着,第三道来了," 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 ",你呀别回来了,就在那边一直待着吧。

待着就待着,英州山好水好,还有竹笋吃,有什么不好的!苏东坡想着,车马才到安徽,第四道就到了——

你呀,别去英州了,直接去惠州吧。对了,公文你也别再签了,还真拿自己当个官了。

" 不得签书公事 ",读到这几个字,苏东坡绷不住了,寒窗苦读了一辈子,几个字就把他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打得粉粉碎。

他对家人说,你们回去吧,此一去凶多吉少,我愿意一力承担。

经过江西,第五道来了:官职降得还不够,这次你去当宁远军节度副使吧。

终于到了惠州,苏东坡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这时候达观的性格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确定自己不再会被调任后,他花光所有的钱,在河东四十尺高的小山上盖了栋房子,种了一堆橘子树、柚子树、荔枝树、杨梅树、桧树 ……

老人每天望着北面,河流往城镇婉转流去,正好抱山麓而过。岸上附近,有一个垂钓佳地,他可以一整上午在那儿消遣,忘记时光逝去。

春风拂面,午觉睡醒,老人感觉浑身舒服,他听到房后寺院的钟声,心满意足,还写了不少诗。

" 哦,想不到这个苏东坡,过得还挺舒服的嘛。" 朝中的人读了苏东坡的诗,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在新居落成两个多月后,第六道诏命下来了。

" 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官降九品,滚去海南岛吧。

苏大爷的 " 荒岛求生 "

说北宋时期的海南岛是 " 荒岛 " 可能不太对。

秦朝时,海南为象郡外徼,到了西汉,汉武帝遣军渡海,就设下珠崖、儋耳两个郡,海南纳入西汉版图。

但北宋时期,岛上的生存环境确实不比荒岛强上多少。苏东坡说这里:"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

翻译一下,就是要啥啥没有。

当然,苏东坡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弟弟来送他,兄弟两个一直愁坐整夜。临行前,苏东坡写过这样一段话:

"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

他已经准备好赴死了。

生活在岛上,他住的是公家的破房子,漏雨漏水,一到晚上,苏东坡就得把床东搬西搬。

再瞧那床柱子,被白蚁啃得差不多了,那被褥霉得厉害,味儿还特别大。

县官说把房子修一修吧,结果给朝廷派来的视察员看到了。朝廷革了县官的职,还给苏东坡连人带行李都撵了出去。

没地住还是其次,苏大爷吃也吃不饱。一到雨季,海南这个地方,运粮船进不来,苏东坡爷俩天天煮青菜、煮苍耳。

他还在杂记里面吐槽,自己饿极了,就吃阳光。张大嘴,对着太阳,啊呜啊呜就往肚里咽。可笑又凄惨。

很难想象,那段日子,已经六十多岁的苏大爷是怎么熬过来的。

用他自己话来说,生活再难,他也知道养生。岛居生活百无聊赖,他自创了 " 谪居三适 "。

第一招,旦起理发。早上起来,迎着海风就要梳头,想象着自己头发越来越多。

第二招,午窗坐睡。大中午的,往窗户底下盘腿一坐,就要打盹,反正没事随便睡。

第三招,夜卧濯足。对,就是洗脚,一个大瓦盆,凉了加热水,热了加冷水,铆足劲泡。

泡完对着油灯剪指甲,越剪心里越爽,非要拿笔写首诗。

是不是有退休老大爷那味了。

不光如此,他天天还牵条叫 " 乌嘴 " 的狗,跑去跟村民闲扯,什么娱乐八卦,什么下里巴人,什么封建迷信,他都聊,聊得不亦乐乎。

知父莫若子,儿子说,如果一天没有客人来,他就觉得父亲好像不舒服。也许父亲,只是害怕孤独。

遗言

公元 1101 年,在苏东坡生命的最后一年。

一年前,宋哲宗赵煦死了,他也得以离开海南岛。

他谢绝了弟弟的邀请,乘着小船,沿运河而行,前方就是常州城。

一座他 20 岁时,就从同窗们口中听来、并定下 " 鸡黍之约 " 的城市。

苏学士归来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轰动。运河两岸,老百姓夹道欢迎,气氛尤为热烈。

此时已是垂垂老矣的他,支撑起沉重的身子,在炎炎夏天,两臂外露,转身向船上的人说:" 这样欢迎,折煞人也!"

他自知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里就作为旅程的终点吧。

弥留之际,他的身边除了家人,还有两位朋友,一位是高僧维琳方丈,另一位叫钱世雄。

看看就要咽气,维琳方丈在苏东坡耳边大声地喊:" 端明宜勿忘西方!" 前面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想着,你就达彼岸了。

苏东坡意识尚存,喃喃自语:" 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 我不知道有没有彼岸,但我不想用力到那儿去。

钱世雄也凑近说:" 固先生平生履践至此,更须着力。" 你这辈子笃信佛法,刻苦修行,这会儿加把劲,就功德圆满了。

苏东坡莞尔一笑,留下了此生的最后一句话—— " 着力即差。"

加把劲,就全错了。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子扬 / 文

来源:江苏文脉

相关标签

苏东坡 广东 惠州 东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