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8-26
居民楼失火千钧一发,仨“老兵”出手化险为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着火啦!着火啦 ……" 8 月 16 日傍晚 18 点 45 分左右,世纪城颐徽苑 8 栋 203 阳台突然冒起了烟,在小区散步的居民们看到后,惊惶地喊了起来。有冷静的居民立刻并拨打了 119,并把这一幕拍下来,发到了小区的业主群里。

正在值班的物业工作人员是 26 岁的王磊,看到业主群消息后,他拿起手机就冲了出去,一阵风似的往着火小区赶去。王磊跑到楼下的时候,阳台已是浓烟滚滚,还蹿起了火苗,楼下不少小朋友已经被吓得哭了起来。

8 栋是 33 层的高层住宅,2 层着火,谁都知道这意味着多大的危险。王磊赶到现场,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怎么控制住火情。可是,203 的门怎么也敲不开!王磊焦急而又冷静,一看是二楼,就想着从一楼卧室窗台爬上去,再从二楼卧室窗户翻进去。" 我爬到二楼一看傻眼了,二楼卧室里全是浓烟,加上对房间布局不熟,一旦进去非常危险!" 王磊凭着过硬的消防知识,当即否定了这一方案。" 窗户不能进,那就只能从阳台爬了!" 脑筋一转,王磊马上想出了方案二——从阳台进去。可是,方案二实施难度并不小,侧面窗台与阳台间有着一根一米多的柱子,光溜溜的,根本没有落脚点,手上还拿着灭火器,完全过不去。

就在此时," 腾 " 的一下,一个灵巧的身影从一楼窗户迅速跃了上来。他叫姚磊,是一名退役军人,正在小区陪妻子和女儿散步,远处看到烟火,姚磊急忙挣脱女儿的小手,一阵风似的跑过去了。

王磊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两人互相配合,在王磊的助力下,姚磊跨过柱子,脚搭在阳台外沿,准备过去了。此时,火焰已经蹿的很高了,阳台的铁防盗窗被烧得炽热,姚磊急中生智,找了个离火源较远的位置,往铁窗上吐了几口吐沫,才下手把住窗柱,虽然还是很烫,但勉强可以下手了。

姚磊本想把这防盗窗拆卸下来爬进去,这一靠近才发现,本就坚固的防盗窗上,还上了一把大大的 U 型锁。没有办法,他只能一手把住防盗窗,一手拿着王磊递过来的已经打开保险的灭火器,隔着防盗窗对准火源喷了起来。

心系火情的不只是王磊和姚磊二人,正在公司参加培训的物业工作人员陈松接到了楼长的电话,得知起火的住户门打不开,就边打小区开锁师傅电话边往现场赶,电瓶车电门都拧到底了,额头上还是急得汗珠直冒。

一到 8 栋 203 家门口,陈松惊呆了了:门已经打开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遇到紧急情况,开锁师傅向来是不遑多让,陈松人还没到,门锁就已经打开了,此时距离陈松打电话也才过去 3 分多钟。陈松赶忙去隔壁 204 借了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只身进到屋子里去。" 客厅里浓烟滚滚,基本看不清,我只有匍匐身子,摸索着向阳台靠近。"

进去一看,陈松吓了一跳:屋子里堆满了纸盒杂物,在靠近阳台窗户的地方,还停着一辆摩托车,而此时连接阳台和客厅的窗户仍然开着,浓烟还在往屋里涌,火苗要是进到屋里,后果可是不堪设想!陈松急忙站起身来,把熏得滚烫的玻璃窗户关了起来,防止火苗蹿进来。

阳台上升起了一片白色的粉末,原来是姚磊在防盗窗外向内喷射灭火器。火势已经明显减弱了,但阳台上堆得厚厚的木板、杂物底部仍在燃烧,很难从防盗窗外彻底灭掉。陈松二话不说,拿起灭火器冲到阳台上,对准着火点," 哧 ……" 一连用掉四支灭火器,阳台上的火势才被控制住。

就在这样默契的协作下,三人在消防队员到达现场之前,提前控制住了火情。此时,三人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头发上身上还粘上了一层白白的粉末,脸上、嘴里、鼻孔都被熏黑,连吐出来的口水都是黑的。

从失火点撤出来以后,姚磊赶忙回去找妻子和女儿。看到浑身汗透、脏兮兮的姚磊,妻子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抱怨的话,5 岁的女儿就一把抱了上去 : " 爸爸!你好厉害呀,你爬上去的时候像飞一样!" 姚磊笑了,妻子也笑了。

" 兄弟,你身手真不错!是从部队出来的吧?" 陈松和王磊走过来问姚磊。这一问巧了,原来今天参加灭火的三名同志,都是退伍军人!" 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 ",昔日祖国的战士今天在这里集合,强军的口号在心中响起!三人又激动,又兴奋,虽然以前未曾谋面,但在今天的救火中却配合得相当默契,想到这里,三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平日里一身迷彩服的王磊,就在两个月前,他还曾参加了另一个小区的救火行动;姚磊也像在部队时一样,保持着年年献血的习惯,现如今也是一名献血达人了;而热心肠的陈松,更是把帮助居民排忧解难作为己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能帮助他人,他从不含糊。正是这三个人,在这惊险时刻组成了这样一支 " 小分队 ",高效、安全地完成了灭火任务。而这一切在他们看来,却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火势不大,发现及时,抢灭得当,这也多亏了我们热心群众和开锁师傅。" 陈松这样说。正是一件一件平凡的小事,共同塑造出了有温度、讲奉献、敢担当的军人形象,他们就是小区居民眼中的 " 英雄 "!

吴开平 曹佳文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朱汉彬

相关标签

王磊 电瓶车 子和 退役军人 培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