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岁的牟桂莲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东路社区的居民,由于年龄偏大,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在社区公益岗上当了一名综治员,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她的就业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兰州市人社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切实转变作风,扎实有力推进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将 " 稳就业 " 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 1 至 7 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83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 8 万人的 72.82%。
推出优惠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 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当前就业工作重点人群 , 我市推出一条条优惠政策 , 力求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对离校 2 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 16 岁至 24 岁失业青年 , 参加 3 个月至 12 个月的就业见习,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月 1000 元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
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兰州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近五年,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四十多人,尤其是去年疫情暴发以来,公司稳健复工,吸纳了高校毕业生六十多人。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苗葳告诉记者,政府发放的每人每月 1000 元的就业见习基地补贴,降低了公司的科技研发成本,缓解了公司负担。
据了解,今年 1 至 7 月,全市落实社保补贴 716.24 万元,其中,为 23 家企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 35 万元,为 1647 名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 506.45 万元,为 120 家用人单位 586 名聘用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 174.79 万元;向 50 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 25 万元;向 181 家就业见习单位发放就业见习补贴 567.47 万元;向各类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495.32 万元;向 7 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放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 35 万元;向 10892 名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发放岗位补贴 9581.18 万元。
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牟桂莲自从在社区公益岗上当了一名综治员后,感觉自己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 自己的腰杆子硬了,生活的自信多了,也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小孩了 "。8 月 26 日,牟桂莲掰着指头,一口气说好几个工作给她带来的变化。
就业是最大民生,重点人群怎样实现就业优先?针对高校毕业生,我市主要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就业见习规模、落实基层就业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等措施,力促全市 2020 届已注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2.44%。截至 7 月底,2021 届注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1911 人,已就业 774 人。针对牟桂莲这样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采取精准就业援助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 — 7 月,全市已帮助 2.28 万名失业人员、4539 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 2.3 万人的 99% 和 9100 人的 50%。针对农民工,主要通过组织化输转、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措施助力输转增收。1 — 7 月,全市共输转富余劳动力 25.13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101.76%,创劳务收入 42.37 亿元,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 6.21 万人,创劳务收入 8.8 亿元。
提升职业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
张春梅是城关区中街子的一位居民,今年 47 岁。找了好几个工作,都因为年龄大而被拒之门外。最近她参加了城关区就业局组织的育婴员培训。她说参加育婴员培训,接受到了专业的知识,提升了她的就业技能,对她找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兰州市人社局将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举措,努力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截止 7 月底,全市各县区(含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4.26 万人次,其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9.07 万人次,就业技能培训 3.41 万人次,创业培训 1.78 万人次;支出各类培训补贴资金 1.92 亿元,其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 1.80 亿元,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 7 万人次的目标任务。
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 " 倍增效应 "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把促进创业、扩大就业作为推动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兰州实现梦想,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兰州乐业安居。
" 钱从哪里来?" 可以说是每个创业者最关注的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我市不断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让创业带动就业的 " 倍增效应 " 得到充分释放。兰州市就业局副局长王伟程介绍说,通过实施 " 兰州启航—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 "、开展大学生创业先锋训练营活动、加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进度等举措,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今年 " 兰州启航 " 已确定了 30 个受资助项目;已举办 5 期大学生创业先锋训练营活动共培训了 250 人;累计建成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49 家,其中,国家级 2 家,省级 23 家,市级 43 家,有入孵企业 2168 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7238 万元,其中向 269 名个人发放 5068 万元、向 16 户小微企业发放 2170 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2.3 万人。这些资金如同源源不断的血液,为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了可靠保障。
实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全覆盖
千方百计稳定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 "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强调 "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为稳定与扩大就业、推动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遵循。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初步与西安、银川、西宁建立新型人力资源合作模式,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全面实施增岗、找岗、援岗、送岗、适岗等 " 五岗 " 就业促进工程,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市场、进网络、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的 " 五进 " 活动,有力扩大就业供给,拓宽就业空间。优化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强化了考核管理和经费保障,实现了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全覆盖。1 — 7 月,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会 231 场,累计提供用人岗位 10.76 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 1.09 万人。
成绩鼓舞人心,未来更值期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就业工作将继续开创新辉煌,百姓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 / 图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