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 " 消云散万事安,金秋九月奋进时。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经济恢复 …… 武汉实现 " 全年精彩 " 的步伐从未停歇。
正处奋战 " 提升季 " 的关键时刻,29 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现场调研项目进展,并听取全市城建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做到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完工一批、储备一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为了高质量发展 " 蛮扎实 ",武汉各区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件事上 " 铆起搞 "。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是营商环境的感知者、受益者
东湖高新区税务局力推线上服务,企业对外付汇一键直达。
" 江夏办 " 政务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再立新功,企业办事 " 零跑腿、不见面 "。
武汉 "1+8" 城市圈 " 跨市通办 ",汉阳区行政审批 " 一事联办 " 实现登记数据网络互联互通。
蔡甸经开区奓山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成立 " 企业服务专区 ",专区帮办员争分夺秒做服务,助推项目建设 " 加速度 "。
市发改委 " 三张清单 " 落地见效;市政数局 " 高效办成一件事 " 纵深推进,市经信局 " 降收费 " 专项行动持续发力 ……
武汉各区各部门出实招、办实事,为企业当好 " 店小二 ",打出提升营商环境的 " 组合拳 ",让三季度 " 提升 " 铿锵有力,让武汉 " 全年精彩 " 底气十足。
声势之大、力度之强,作风之实,今年伊始在汉企业负责人和办事员切身感受到了武汉优商安商护商系列举措带来的便利、实惠和信心。
"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营商环境好不好,办企业的人心里最清楚。超融合云计算领域的先锋企业泽塔云公司把总部从北京搬迁到武汉,上个月底搬迁工作全部完成。不仅如此,企业负责人还把家也搬过来了。" 今年公司前 7 个月的营收已经超过去年的总和,全年有望实现翻番。" 企业负责人告诉武汉当地媒体记者。
月初,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因为省外关联病例使得当地被列为中风险区。疫情让企业的生产建设节奏被打乱。如何让企业渡过难关,将损失降低最低,武汉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秉承的 " 三个一点 " ——态度好一点、办事快一点、让群众少跑一点,让企业安心发展。武汉经开区一家幼儿园公司来到行政审批局社会科审批窗口,提出开办民办幼儿园的申请。由于当时疫情管控规定,踏勘工作不能如期进行。急企业之所急,忧企业之所忧。该局社会科集体研究决定,克服困难为这家企业加快办理,为企业在开学前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驾车绕行封闭管理路段,从安全便道步行来到幼儿园现场完成踏勘工作 …… 在审批局工作人员的服务下,该企业顺利地拿到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比承诺时间提前了一周。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武汉营商环境的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梧桐自有凤凰栖,大海能纳百川聚。武汉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为坐标系," 比学赶超 " 全国最高标准和最先进经验,主动靠前服务,强化 " 第三方体验 "。截至目前,武汉今年已四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现象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全市开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督导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陆续出台。从专题会议到重磅文件再到严格落实,其目的就是要推动武汉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打造 " 比肩国际、全国最优 " 的营商环境。
2020 年 1 月 1 日,我国第一部针对营商环境的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中涵括 34 条硬性改革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聚焦 " 减 ",减审批、减材料,持续大幅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二是聚焦 " 公 ",规则公开透明,全面推行 " 双随机、一公开 " 跨部门联合监管,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三是聚焦 " 服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服务中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加大;四是聚焦 " 便 ",简化优化审批办理环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 一网通办 ",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
很显然," 减 "" 公 "" 服 "" 便 " 涉及的是体制机制方面的 " 软环境 ",而非基础设施等方面的 " 硬环境 "。
日前,武汉首次推出 37 个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涵盖了社会各界的政务服务,如税务、供电、法律、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人社、城建、交通 ……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武汉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 " 软环境 " 取得了较大突破和明显改善,密集释放新利好。"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 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落,项目就在哪里建,资金就往哪里流,人才就往哪里走。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日前,全国省会城市 2021 上半年 GDP 数据出炉,武汉表现亮眼。
从总量上看,上半年武汉 GDP 总量排名全国第 4,比去年上升 1 个位次。从名义增速上看,武汉 GDP 名义增速全国最快,增速突破 30%,遥遥领先。
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武汉第一产业增加值 170.32 亿元,同比增长 16.4%;第二产业增加值 3017.88 亿元,同比增长 34.2%;第三产业增加值 5063.25 亿元,同比增长 26%。
营商环境好了,经济增长水到渠成;市场活力强了,人才留汉顺理成章。
20 日,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21 年上半年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武汉企业活力增强,人才从一线城市回流武汉成新趋势。过去 4 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 139.4 万,其中落户 64.4 万人。从 2016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从 42.18% 逐年上升至目前的 65.12%。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优化营商环境没有 " 休止符 ",只有 " 进行曲 "。武汉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乘势而上铆起搞,武汉需要持续推进 " 放管服 " 等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市场活力。
" 凡是国家有要求的,要全部落实到位;凡是外地能办的,武汉都能办;凡是外地能办好的,武汉一定能办得更快更好。" 武汉以最优营商环境让企业吃上 " 定心丸 ",各种所有制企业才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以最实的改革举措为企业安上 " 加速器 ",中小微企业方可活下去、留下来、强起来。
作者:天明
编辑:周鑫
核对:汪敏
【时话实说,当下热点,冷静表达—— ZAKER 新闻 / 湖北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