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是 " 十四五 " 规划的开局之年,深圳正处于 " 双区 " 驱动和 " 双区 " 叠加的黄金机遇期,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需要形成一个鼓励奋斗、赞美奋斗、人人奋斗的强大精神感召。龙华区以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为契机,推出 " 奋斗之城 " 十大项目,持续以党建引领的奋斗文化构筑龙华城市精神内核。
▲福城街道环富士康片区奋斗者广场,打造有形、有魂、有感的奋斗物理文化空间。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纵观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特别是龙华区成立以来的奋斗轨迹,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在龙华区挥洒汗水、砥砺前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凝聚成了当代龙华奋斗文化的精神内核。尤其是在干部群体、打工群体中形成的以 " 行军鞋,黑皮肤,湿衬衫,婆婆嘴 " 的干部奋斗文化," 立岗成才,追求卓越 " 的青工奋斗文化," 引领前沿,自我超越,开拓创新 " 的创业奋斗文化等等,均体现了敢闯敢试、实干担当、追求卓越、兼容并包的龙华奋斗文化的基本内涵。
干部先行 争当力行者
"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龙华区持续深化 " 三战融合 " 干部培训培养,坚持把实战实训实践作为干部培养的主战场,实施揭榜挂帅 " 百人解百题 "、攻坚克难 " 百团破百难 " 的 " 双百 " 行动,聚焦 " 全面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梳理为民服务 " 问需问计 "150 余项突出问题,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项目 100 余项难点问题,形成 " 双百 " 行动任务清单,组建百个攻坚小组,挖掘一批冲锋陷阵的 " 闯将 " 和 " 尖兵 "。
▲暴风雨中,社区防疫干部用移动帐篷为群众遮风挡雨。黄禧 漫画
此外,龙华区注重推进干部队伍奋斗文化建设,坚持实干担当的用人导向,将敢于担当、艰苦奋斗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多措并举锤炼干部的奋斗本领,让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力行者。现阶段,龙华区干部队伍总体年轻,富有朝气,在开展基层治理、城中村整治等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以深入一线、沾满泥土的 " 行军鞋 " 为符号和代表的 " 行军鞋 " 精神。
特别是在 5 · 21、6 · 14 疫情防控工作中,龙华区率先建立区直单位一对一包干社区工作机制,选派 5000 余名干部全脱产下沉社区,调度 7 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抗疫,仅用 7 天完成 600 多万人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涌现了 " 步步为民 "" 移动帐篷 "" 深夜敬礼 "" 欲抱不能 " 等动人事迹,生动体现了龙华区干部不畏艰难、深入一线、心系人民的奋斗精神。正如 " 移动帐篷 " 的当事人温建珠所说:" 我们社区干部不怕辛苦,为群众生命健康着想,做了一点事,得到了大家的点赞,感到非常开心,又觉得充满动力。"
青工奋进 争当有志者
"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龙华区以 " 海纳百川 " 的包容胸襟吸纳更多群体参与发展与治理。无论是外来人口中的青工群体,还是本地常住人口中的残疾人群体,抑或是奋战在各个领域的志愿者群体,都是在党建引领下共同奋斗的行动主体。
2 月 5 日,龙华区委发布 2021 年区委 1 号任务令,奋斗者广场建设任务正式铺开,龙华正在成为一座激情燃烧的奋斗之城。区一届五次党代会报告要求,以章阁奋斗者广场为示范,打造 " 一街道一奋斗者广场 ",让有志青年有奋斗上进的物理文化空间。现阶段,各街道将奋斗者广场建设与人文社区创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升级改造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形成 " 奋斗 + 扶贫攻坚 "" 奋斗 + 红色传承 "" 奋斗 + 青工成长 "" 奋斗 + 时尚先锋 "" 奋斗 + 人文关爱 "" 奋斗 + 工匠精神 " 等各具街道特色的奋斗物理文化空间。为青工群体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断启发青年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灵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人才攀登者雕塑,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作为产业大区,龙华区为打工者群体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也使龙华区成为打工奋斗者自我成就的精彩舞台,百万青工在这里挥洒汗水、辛勤劳动,以不懈奋斗实现各自人生梦想,成为龙华区改革发展全面提速的强大能量。同时,龙华区注重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发扬奋斗精神,激励青工争当有志者,通过创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切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人才引领 争当攀登者
" 良禽择木而栖。" 许多高层次人才纷纷投身龙华区,越来越多 " 新生代 " 人才怀揣梦想,加入到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2021 年上半年,龙华区围绕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围绕 "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 建设,大力推进龙舞华章人才政策修订,研究制定数字人才认定标准,大力实施科技人才 " 攀登者计划 "、红色文脉回归计划等,构建贯通战略谋划 - 科研攻坚 - 成果落地等全链条人才支撑体系。值得一提的是," 龙舞华章 " 人才战略自 2014 年推出以来,推进各领域人才加速集聚,全区人才总量突破 80 万人,高层次人才实现 17 倍增长,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深圳是一座爱才、聚才、识才、育才的城市。龙华区大力推进人才大数据、人才街区、人才绿道 " 三大工程 " 建设,以打造城市与自然交汇、科技与智能彰显、人才与文化融合为原则,创新打造 " 鼓励人才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 的敬才之道," 人才绿道 " 深深体现了 "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 " 的美好期盼。除了 " 人才绿道 " 的建设,龙华区在建党 100 周年之际,以博物馆、展览馆为载体,打造具有龙华特色的 " 大国工匠 " 博物馆群,进一步弘扬奋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龙华区激励人才争当攀登者、建设者,聚焦 " 数字龙华 " 的战略定位及 " 一圈一区三廊 " 的发展格局,创新谋划建设 " 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 " 和 " 环观澜湖教科文人才创新圈 ",建成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高标准推进人才研修院龙华分院建设,集中启动 " 人城产融合发展 " 十大创新项目,着力打造国际创新人才高地,推动 " 人城产 " 深度融合发展。
龙华区在奋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探索充分表明,以党建引领奋斗文化,可以将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显著的治理效能,将奋斗文化的城区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
奋斗是百年大党的文化底色,也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的精神密码之一。未来,龙华区将依托奋斗学堂构建奋斗教育体系,开展奋斗者培育工程,深入挖掘弘扬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时代楷模的奋斗事迹,持续推出 " 奋斗者说 " 系列口述史,激励党员干部争当力行者、青工争当有志者、人才争当攀登者,推动伟大建党精神成为龙华区党员干部的人生信条和价值追求。
(李哲哲 吴晓琪 万甜欣 钟月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