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31
深晚报道 | “生命线工程”为鹏城“解渴”20年 已连续安全运行7100多天,为深圳供水超100亿立方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东江取水口。资料图

从惠州市水口镇的东江和马安镇的西枝江两个取水口,经两级泵站提升,清澈的东江水经由全封闭输水管道自流到西丽、铁岗等水库,再通过大工业区、大鹏半岛、梅林、笔架山等支线最终源源不断地送到深圳的千家万户。

自建成通水以来,东江水源工程总体运行良好,已经连续安全运行 7100 多天,累计为深圳供水超 100 亿立方米。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每年,该工程的供水量满足深圳近一半人口的用水需求,直接或间接支撑了深圳市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总值。

让民众 " 喝上水、喝好水 ",鹏城人家熟知的东江水源工程,是深圳水务人不断奋斗的成果。二十年来,它为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市民誉为 " 生命线工程 "。

为城市引来百里清泉

东江水源工程应运而生

虽然是滨海城市,但由于特别的地理条件,深圳此前一直面临着水源短缺的问题。1990 年,全市缺水共 2.65 亿立方米,1991 年,深圳市区受缺水影响的市民达 60 万人,工业产值损失近 12 亿元。水资源的紧缺,已然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如何为深圳引来百里清泉?老一辈深圳水务人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件事。

为长远解决深圳水源短缺问题,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规划市外引水线路,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并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政府批准,最终决定由深圳市政府投资 42 亿多元,从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

在 106 公里的取水路径上,近 60 个施工单位的上万名建设者全线开工,开辟 50 余个施工点。历经艰辛,一个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一条蜿蜒的供水生命线横空出世,将甘甜优质的清水送入深圳经济特区。

水务发展丰碑

保障全市供水安全

据深圳市水务局介绍,东江水源工程一期工程投资 37.28 亿元,设计供水量为 3.5 亿立方米 / 年,于 1996 年 11 月 30 日开工建设,2001 年 12 月 28 日建成通水;工程(二期)预算投资 5.01 亿元,增加供水量 3.7 亿立方米 / 年,于 2006 年 8 月 5 日开工建设,2010 年 11 月 26 日正式通水运行。工程设计总供水量为 7.2 亿立方米 / 年,最大输水流量为 30 立方米 / 秒,供水水质达到国标 GB3838-88 饮用水源Ⅱ类以上标准。

东江水源工程的兴建,扭转了深圳饮用水源缺乏的局面,创造了深惠两市团结治水、合力兴水的典范。作为跨区域的重大水资源配置项目,它同时也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基础性战略工程及惠及上千万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

对于促进深圳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支撑城市发展转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东江水源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兴建,是深圳水务人心血的结晶,也是深圳水源建设和水务发展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反映出深圳在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方面的突出成就,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2024 年深圳将实现双水源双保障

在东深供水、东江水源两大市外引水骨干工程的构架下,深圳实施以供水网络干线、北线引水和北环输水干管为主的分配体系,建立铁石支线工程、石松支线工程等 46 条输配水支线工程,结合联网调蓄水库的调蓄容量实行市外水源分配,并使两大引水骨干工程和本地水资源相互连通,形成了市内供水水源网络系统。

秉持 " 为市民提供安全饮水 " 的初心," 十四五 " 期间,深圳市水务局将以 " 城市双水源、水库双连通、水厂双水源、小区双保障、应急保障 90 天 " 为目标,加快形成东江、西江两江并举," 三纵四横 " 的供水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同时,还将加快推动自来水直饮工程,让全市人民 " 打开龙头就能喝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袁晔)

相关标签

生命线 大鹏 深圳 惠州 省政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