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8-31
“救人”与“救市”思辨之一:破解抗疫大考的中国智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疫情汹汹之际,究竟先 " 救人 " 还是先 " 救市 "?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孰轻孰重?新冠病毒依然肆虐的当下,上述两难问题赫然位居全球抗疫大考必答题之列,有待各国政府认真思考。

作为较早阻击病毒的国家,中国面对疫情考验,一无先例可循、二无参考答案。中国政府以果敢的担当精神、超群的治理智慧和高效的执行能力,果断破题,从容作答,化两难为两全,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破解全球抗疫考题的中国智慧,首先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辩证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关系等方法论。

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既对立,又统一。短期看,防疫所必需的各种限制措施,不免影响经济复苏;但若放任疫情蔓延,经济复苏将无从谈起。在这方面,中国推行的果断举措,备受外界肯定。

约旦工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巴沙尔 · 贾比尔高度称赞中国采取的严格防疫举措。他认为:" 较之某些西方发达国家防疫不力,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堪称真正的管理奇迹,让世界看到战胜疫情和经济复苏的曙光。"

作为去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严格管控举措的价值。西班牙《起义报》日前刊文指出,中国政府的严格限制措施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以比大多数国家更快的速度遏制住了新冠病毒的蔓延,从而使中国经济经受住疫情不利影响。

英国《柳叶刀》杂志近期发表分析文章认为,对疫情实行严格管控战略的国家,在健康措施、财富创造和公民自由方面,要比那些对疫情控制得不好的国家做得好。

" 中国在全球抗疫考试中拿到了高分,这毋庸置疑!"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说," 北京恰当地处理了抗疫与复工复产的复杂关系,这非常不容易。"

破解全球抗疫考卷的中国智慧,也体现为中国领导人统筹运用政策工具箱,让宏观政策、微观政策和社会政策形成合力。

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没有一味开启流动性闸门,大水漫灌,而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审慎的总基调,注重预调、微调;同时,适时给予经济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确保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部门正常运营。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评价说,中国政府通过危机应对措施、流动性供应、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IMF 对这些政策措施表示支持。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 · 林斯表示,中国抗疫成就得益于中国拥有 " 世界上最好的政府规划 "。他认为,中国宏观政策、微观政策和社会政策 " 互相配合,十分精妙 ",其间还会根据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适应了疫情形势。

危机往往蕴藏着机遇。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出善于借力借势的智慧,集中表现为着眼未来,锐意创新。摩根士丹利指出,疫情条件下,新科技应用场景进一步发展。未来产业发展将更依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 " 新基建 ",而中国正在这些领域持续发力。

破解全球抗疫考卷的中国智慧,还体现为主动作为,推动多边合作,立己达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哈萨克斯坦 " 塔拉普 " 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拉希姆 · 奥沙克巴耶夫指出,众所周知,中国是世卫组织的主要捐助者之一。"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等国在抗疫药物、医疗设备、防护设备等方面得到中国人民帮助,这是无价的。"

而今,全球抗疫大考仍在继续,各国答题思路不一,效果迥异。中国答卷以其清晰的成效而为智者竞相传阅,引为镜鉴。

" 中国的战疫经验和复苏策略,会在其他国家和未来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 林斯分析说,"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类似的规划。某些国家的当务之急是克服管理失误和疫情溯源等领域的政治化倾向。"

新华社记者 傅云威

参与记者 卞卓丹 张继业 冀泽 孟鼎博

毛鹏飞 汪奥娜 哈亚蒂

编辑丨石雨涵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新华社

相关标签

摩根士丹利 新冠病毒 考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货币政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