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31
深晚报道 | 垃圾都去哪里了?垃圾分类科普馆和环境生态园告诉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用垃圾做家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经过一系列操作,由垃圾制成的家具已然不见垃圾的踪影。" 变废为宝 " 作为可回收垃圾的代名词,足以证明垃圾并不是毫无用处。但你知道垃圾是如何通过回收再创新的吗?你是否了解该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呢?

8 月 28 日,在福田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福田街道辖区内多个社区居民前往参观南山区垃圾分类科普馆与环境生态园。本次活动共有 50 余名居民报名参加,包括对垃圾分类各流程细节充满好奇的小朋友及他们的家长。

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全力以赴推进福田街道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情况的了解。

活动第一站,一行人走进南山区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负责导览的蒲公英志愿讲师为大家介绍园区分布和参观流程,即年花年桔回植、果蔬垃圾、玻金塑纸、废旧电池及灯管分拣和废旧家具五大分流体系,并科普了深圳的四大垃圾分类标准。

果蔬垃圾处理基地是该园区内的第一个参观点,参观人员近距离观看了由工作人员分拣、机器挤压切割、最后经过干燥粉碎转化而成的活性肥料。通过直观感受,相信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将更具象地深入在场大小朋友心中。

" 玻金塑纸属于可回收物。玻璃分为白玻璃、有色玻璃、平板玻璃等等 ",导览员向参观居民解释道。目之所急,玻金塑纸各归一处,井井有条。离开了玻金塑纸分拣基地,大家又前往电池灯管暂存基地。据导览员介绍,由于场地较小,该基地不具备有害垃圾处理功能。这里是电池和灯管从全区回收后的暂存地,待存储至一定数量,再一并运往厂家进行安全处理。

在讲师的指引下,参观居民戴上安全帽,走进环境园的最后一站——废旧家具处理厂。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不断有家具被搬运拆解成金属、面料、木料、海绵等等,放置在处理厂内的不同区域。经过一轮拆解、分类和重新打磨,垃圾变成了可用于加工成新家具的可回收物,真可谓 " 重获新生 "。

活动第二站,参观居民去往南山区垃圾分类科普馆。走进科普馆,工作人员便细心地为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在工作人员提问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区别时,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在垃圾分类互动科普体验区,讲解员带着孩子们做起有趣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游戏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潜移默化地巩固了大家的垃圾分类知识。活动现场,一同参与的物业讲师也纷纷表示对分类工作有了全新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市民群众身临其境了解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全过程,增强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意识。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开学之际,希望参与此次 " 垃圾去哪儿 " 参观活动的同学们,能将自己在活动中汲取到的环境友好理念传递给亲朋好友,让分类之花深植这座城市未来主人们的心田。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实习生 黄玉洁

相关标签

去哪儿 垃圾分类 福田 小游戏 蒲公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