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开学季消防安全 " 进校园 " 工作,让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教育局,创新采用 " 沉浸式体验 "" 大巴车进校园 "" 打卡小型消防站 " 等多种宣教方式,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消防安全教育 " 开学第一课 "。
▲消防宣教大巴进校园
在深圳市光明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学生们在消防员和消防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 119 报警人机互动、缓降器逃生实操演练、沉浸式模拟火灾逃生、VR 居家火灾体验、5D 安全教育影厅等多个场景的视、触、听、嗅多感官交互,全面掌握正确应对火灾的能力和逃生自救技巧。
据了解,在总建筑面积 5600 多平方的光明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内,设有消防安全、救援救助、校园安全等 " 全灾种、大应急 " 领域体验场景,200 余个安全互动体验项目。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融入,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站式安全知识学习的全新平台。
▲体验模拟真实火灾场景下的逃生全过程
而在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校区的操场上,两台造型酷炫的消防宣传大巴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在消防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登车,体验模拟真实火灾场景下的逃生全过程,志愿者们还细致地演示讲解逃生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们通过切身体会,感知火灾的危险性,大大提高了防范和应对火灾的意识及能力。
不仅如此,遍布深圳各个社区的 " 红房子 " 也成为了开学第一课的校外网红课堂。在宝安区渔业小型消防站,学生们不仅可以零距离接触消防车辆装备、畅玩消防科普小游戏,驻站的消防志愿者还会带领学生们去认识消防隐患,帮助他们提升消防安全意识。经过现场体验,学生们还主动报名,注册成为消防志愿者。
" 不是书本式的传教,而是让学生实际地去体验,他们会感触更深一些,我想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的话,我肯定会希望学生都来参与。" 老师在活动现场高兴的和消防员分享着活动的收获。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消防创新社区消防综合治理模式,对全市已建成的 400 余座小型消防站进行空间功能的改造升级,打造出了集 " 灭火救援、防火巡查、宣教培训、便民服务、消防志愿 " 等多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陆续面向市民开放。
深圳晚报记者 周江南 通讯员 深消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