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9-03
欺诈性抚养!离婚时才发现4岁儿子不是亲生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周作飞 王鹏超 记者 刘国庆)因感情不和,妻子对感情不忠,小李起诉到法院要求与妻子张某离婚,并提出返还抚养费以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小李与张某登记结婚后生育一子。婚后,小李怀疑妻子有外遇,加上夫妻感情不和,小李遂起诉至常州市溧阳法院要求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当事人申请进行了亲子鉴定,排除小李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孩子都 4 岁了,竟然不是亲生的。为此,小李要求张某返还抚养费以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张某作为妻子,与小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非婚生育儿子,使小李陷入错误认识而履行了抚养义务,故小李为孩子所支出的抚养费,张某应当予以返还。抚养费的返还金额,结合子女的实际需要、双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及孩子的年龄等综合因素,酌定抚养费的返还金额为 40000 元。在小李抚养孩子数年的时间里,不仅有经济的付出,也有情感上的投入,张某对婚姻的不忠诚行为,侵害了小李作为丈夫的人格权益,对其精神造成极大伤害,故依法应当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结合妻子一方的过错,酌定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 35000 元。

针对该案,承办法官说," 欺诈性抚养 " 一般是指女方在明知或应知所生子女非男方亲生的情况下,故意隐瞒实情,致使男方误将子女视为亲生子女予以抚养的行为。

虽然我国对于 " 欺诈性抚养 " 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其确实也侵害了当事人的人格权、名誉权,同时也给无抚养义务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形成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该条款是关于婚姻家庭中道德规范的规定,女方作为欺诈方且违反了家庭伦理道德,法院判令其应当向受欺诈方返还抚养费并酌情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标签

小李 溧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生物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