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观百年风云变幻,忆往昔峥嵘岁月。2021 年 5 月,现代快报启动 " 我是红色文化志愿者 " 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0 名青年记者担任 " 红色文化志愿者 ",走进江苏 30 个红色场馆,学习党史并担任讲解员。9 月 2 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和黄山炮台旧址,重温百年历程,汲取奋进力量。
△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
百年老宅见证江阴百年奋斗史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人民中路 60 号,由江阴近代著名实业家吴汀鹭先生于 1921 年建造,占地面积 3820 平方米,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优秀建筑。
建筑外墙体由一块块红灰相间的清水方砖砌成,古香古色,别具特色。中式建筑的额坊、牌楼、砖雕与西方建筑的廊柱、山花、浮雕交织一起。建筑的风格也见证了故居主人坚守民族传统和学习西方文化的积极心态。
△ 长江
江阴与靖江隔江相望,江面宽 1500 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人称 " 锁航要塞 ",素有 " 江上雄关 " 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解放战争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的长江要塞天险。
1937 年,吴汀鹭的故居被日军侵占为驻澄部队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接收,成立了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渡江战役期间,中共地下党成功策反国民党官兵起义,举行了要塞起义;1949 年 4 月 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在此召开了成立大会,组建了人民海军。
一百年来,这组百年老宅见证了江阴的百年奋斗史和那些鲜为人知的强国梦,更体现了江阴人开放自信,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当天,江阴人侯帅也来到这里参观。听完记者的讲解,他脱口而出," 没想到这座房子有这么多故事。看到陈列的图片里有这么多江阴籍实业家,我为家乡点赞。"
要塞起义成为渡江战役胜利的关键
1947 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加强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并为渡江作战做好准备,中共华中工委以战略的眼光,决定把江阴要塞列为策反工作的重点,发展地下党组织。
△ 唐秉琳(左)和唐秉煜(右)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江阴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在国民党军队任职的唐秉琳和唐秉煜,收到兄长唐君照转达的指示,秘密创建要塞司令部地下党组织。唐秉琳到江阴要塞任守备队队长,唐秉煜任国防部三厅少校参谋。当时,唐秉琳和要塞总司令戴戎光是老乡,在取得戴戎光的信任后,唐秉琳升为炮台总台长,同时开展有计划的秘密策反工作。
到渡江战役前夕,江阴要塞关键位置、实权部门,三支主要部队,包括炮兵总台、守备总队、游动炮兵团都已经被 " 自己人 " 掌握,国民党的要塞司令戴戎光被架空。
在记者讲解到国民党要塞司令部的组织结构图,参观者看到戴戎光变成了 " 光杆司令 ",感觉不可思议。" 在国民党的眼皮子底下能做这么多事,真是很不容易,可见我们地下党的工作组织能力多么强大。"
在江阴要塞开展的地下工作,将国民党的防线从内部彻底瓦解。1949 年 4 月 2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江阴要塞 7000 多名官兵在炮台总台长唐秉琳为首的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成功举行了阵前起义。他们掉转炮口攻击国民党军队阵地,加快了国民党军队防线的彻底崩溃。
这就是名震中外的要塞起义,它成为整个渡江战役胜利的关键。4 月 22 日清晨,江阴县城解放;4 月 23 日,江阴全境解放。
听到这里,20 岁的参观者任清说:" 从讲述中,能体会到当年的处境艰险,他们随时可能被发现。我被他们身上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美好生活非常来之不易。"
△ 黄山古炮台
黄山炮台见证近 400 年来多次重要战争
距离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大约 4 公里处,是黄山炮台旧址。君山、黄山扼守在长江边上,和江阴要塞有着重要的关联。黄山海拔 91.7 米,沿长江南岸连绵 3.2 公里,长江奔流到此骤然收紧,江面最狭窄处仅有 1.25 公里,地势十分险要。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黄山炮台见证了明清到近代近 400 年的多次重要战争。
黄山炮台旧址主要有三个时期的军事构筑物。分别是三合土构筑的明清古炮台遗址 2 处;清末张之洞督建的混凝土炮台 3 座;国民党时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炮台 12 座,机枪工事 3 处,观察所 1 座,弹药库 3 间。
说到江阴江防要塞的地位,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吴国在黄山的席帽峰构筑石室烽火台。1935 年,江阴要塞成立炮台总台。1937 年 9 月至 12 月,要塞官兵配合海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为时三个多月的海空激战,这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1949 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此重点设防。
被国民党军队吹嘘为 " 固若金汤 " 的长江防线,因为江阴要塞起义,长江下游即京沪杭防线被打开重大缺口,加速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大陆的崩溃。江阴要塞以其光荣业绩,载入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史册。
黄山炮台旧址 1998 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 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红色遗址,入选为江苏省首批 100 个红色地名。
△ 现代快报记者为参观者讲解
记者手记
跨越时空与前辈对话,向榜样学习
初到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时,我被眼前的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深深吸引,这座百年老宅,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 " 存活 " 下来,见证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
在要塞风云部分的展厅,我看到了唐氏三兄弟秘密策反的全过程。唐秉琳和唐秉煜二人,在当时的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潜伏,将戴戎光以外的关键位置人员全部策反。他们还在与司令部仅仅一路之隔的地方,秘密交换情报。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立了大功,受到粟裕的高度赞扬。
从展板上字里行间,我更能想象到他们险象环生的处境。出生于 1921 年的唐秉煜,和哥哥唐秉琳打入国民党内部。在 28 岁的年纪,他不畏艰险,从不后退,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黄山炮台拍摄时,恰好遇见山中下雨。电闪雷鸣和瓢泼的大雨,瞬间将我拉入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在枪林弹雨中,年轻的战士们不断拼搏的一幕幕场景在眼前浮现。
我感动于实业家吴汀鹭的奉献,也敬佩于唐氏兄弟的坚韧和勇气,更崇敬无数默默无名的革命先辈热血无畏。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了力量。与他们对话,更能感受到那份投身革命的执著。在今天,身处同样年纪的我,也要学习前辈坚定的意志,有信仰、有勇气、有热血,扎根新闻行业,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勇于探索,冲在新闻第一线。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楠 / 文 王曦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