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这是毛泽东对红军无线电情报部门——军委二局的高度评价。
近日,由广州市文联主办的第十期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读书沙龙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于线上举办。活动邀请了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庞贝,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副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鸿,以 " 长征密码:二万五千里情报战 " 为主题进行对谈,共同追忆军委二局为红军长征胜利所做的卓越贡献,并围绕庞贝最新长篇小说《乌江引》展开对话。
军委二局:" 夜路里的一盏灯笼 "
庞贝介绍道,在长征途中,军委二局是中央军委唯一的战役情报来源,在此期间," 他们成功破译所截获的国民党军队所有密电,而在战争的另一方,国民党军队对于红军的密电则一无所获。此乃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情报战孤例。"
1935 年 3 月底,红军主力抵达乌江,再次陷入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绝境。在此危急之时,军委二局利用所掌握的国民党军口令、密码及电文格式,冒充彼时正在贵阳的蒋介石,向乌江附近国民党军队下达命令,命令他们向偏离红军渡江地点的方向行军。由此,红军争取到三天的渡江时间,而后跃出国民党军队的合围圈。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时期,军委二局在环境险恶的行军途中破译敌军情报,全天候监控敌台,而且时常是在饥寒交迫中工作。二万五千里无线电情报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人类极限生存状态的身心实验。
《乌江引》:长征故事的全新文本
2021 年,为让革命先烈的传奇故事为更多人熟知,庞贝以长征中的军委二局为历史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乌江引》。
张鸿认为,《乌江引》在写实和虚构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既延续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又通过贴近生活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对此,庞贝分享道,除了研读大量史料之外,他还多次亲赴瑞金市云石山乡、遵义市乌江镇、延安市军委二局纪念馆等历史现场,亲身感受革命前辈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景,做到作品中的每个人物、事件都有原型或史实依据。
与此同时,在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前提之下,庞贝充分重视小说的审美特质,在叙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目前,《乌江引》已入选中宣部 2021 年度主题出版项目和中国作协年度定点深入生活创作项目。谈到对于作品的期许,庞贝说:" 希望《乌江引》能够告慰革命战争中的英雄,尤其是无数的无名英雄;同时,艺术地再现那一代人的青春年华,他们的激情、勇气和智慧亦足可给当今年轻人以精神启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朱英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