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1-09-07
全媒体新故事长春计划 | 打开黑土地上的动力“引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把黑土地这个 " 耕地中的大熊猫 "

保护好、利用好

在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四家乡创新村附近,有一片占地百公顷的大果榛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平原和小山丘上都栽满榛子树,郁郁葱葱的绿色一眼望不到边,果实已经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

基地工作人员王萍捧着刚摘下来的榛子,满脸丰收的喜悦。" 这片基地里的大果榛子长了 6 年,正是丰果期,每棵树产量在 2.5 公斤左右,一棵树一年有 100 元的收入。通过大果榛子产业,基地不仅给职工开工资,而且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榛子的种植和管护等工作,每年需要雇当地农民 500 人左右,每人每天收入 150 元至 200 元。附近村屯的很多农民,来我们基地干活儿或参观后,自己也种上了榛子。去年,我们免费提供了 10 万株大果榛子苗给当地农民,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王萍说。

基地里榛子树生机勃勃,引起了附近农民的兴趣。相关部门邀请农民到种苗示范基地参观,为农民现场讲解,为农民提供大果榛子种苗,还分期分批组织国有林场场长、乡镇领导、村支书、企业代表、农民合作社代表到已经结了果实的有效益的大果榛子园现场取经,请榛子园园主讲解栽培技术,介绍收益情况,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大果榛子经济和生态效益,坚定了发展信心。在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下,我市以大果榛子为主的林果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就这样,一个基地搞活了一方土地,带富了一帮人,撬起了一个产业。目前,我市正在着手建设一批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着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下的 " 新内核 "

种子是农业的内核,特色示范基地一个重要使命是优良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在榆树市绿色鲜食玉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望着即将丰收的玉米,榆树吉大合作社负责人胡长明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今年鲜食玉米的收成已经远超大田玉米。

与传统种植的大田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可随摘随卖,现金回笼快。榆树吉大合作社与榆树市陆路雪公司合作,除了卖鲜玉米,还采取冷冻后按穗销售,已逐渐形成品牌优势。此外,鲜食玉米的秸秆是青绿色,适合做牛羊饲料,仅秸秆销售每公顷就可以为农户增收近千元。榆树吉大合作社共有 700 多农户,今年种植了 800 多公顷鲜食玉米,预计比传统种植每公顷将多收入 4000 余元。

榆树市绿色鲜食玉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是榆树市与省农科院战略合作,重点加强优良品种等项目示范示验基地。今年榆树市城发乡、大岭镇将新增鲜食玉米 400 多公顷,预计投入 1000 余万元。主要用于新建鲜食玉米储存、扒皮车间,新购加工设备,新购玉米青贮及采收机械设备,新购无人机、新打机井、鲜食玉米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质量控制体系田间生产基地建设。采取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式,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基地已经申报 2021 年长春市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探索多元化增收 " 新模式 "

8 月下旬,秋意渐浓。九台区其塔木镇中草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里,遍布田野的中草药枝繁叶茂。" 基地内的部分中草药,10 月份就可以采摘,收益是玉米的 3 倍以上。" 基地负责人王学武脸上难掩笑意。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塔木镇通过引进昊缘中草药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集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草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采用 " 公司 + 基地 "" 基地 + 农户 "" 契约 + 技术服务 " 等经营模式,加快中草药品种改良、栽植,推进抚育管护改造等,依托原料供应基地,不断提升中草药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2020 年,该基地被认定为我市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从前农民种植中草药,受困于种植技术薄弱,缺乏销售渠道,经济效益不明显。示范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采收、统一销售 …… 给农民吃下定心丸。目前,该基地覆盖其塔木镇 5 个村,已投产的一期种植面积达到 60 多公顷,二期种植面积将达到 260 多公顷,主要种植京白菊、白术等品种。

" 基地领着种,省心多了。" 眼看自家的中草药就要收获,其塔木镇刘家村农户谭庆国笑呵呵地说,现在三天两头就有基地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也不用为中草药的形态特征、选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担心了。

" 公司+基地+农户 " 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中草药示范基地以其特色、高效、绿色的种植业,带动传统农业向 " 新型现代农业 " 转型。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农民增收 1000 余万元,带动 5000 余人次就业。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利益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坚持提升农业、富裕农民、建设农村,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分享示范基地发展成果。

打样儿三产融合 " 新高度 "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原则之一就是 " 特色发展 ",发展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产品市场认可的优质特色农业产业,推进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德惠市朱城子镇沿河村农民刘士城夫妇,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努力拼搏,实现了由务工农民向创业农民的华丽转身,用执着的韧劲开创了浪漫的 " 玫瑰事业 "。从 2018 年开始,他们连续 3 年追加投资打造德惠市程雪玫瑰花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如今,新增建设规模用地 100 公顷,长期吸纳就业百余人,短期用工可达 300 人,新增产值 600 多万元,实现利润 200 万元。

由于这里出产的玫瑰花朵大、花期长,远近闻名,常有游客来观光、采摘新鲜玫瑰花。" 我们基地种植十余个优良品种,玫瑰花年产 2000 万枝,可供应省内近 50% 的玫瑰鲜花。" 刘士城告诉记者,他还在请专家研讨开发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等高精深加工产品,由一产向二产谋求更大的效益;继续研发新品种,将玫瑰花种出差异化、规模化。" 届时我们将专门打造供游人观赏、休憩的网红打卡地,相信会有更多的游人愿意来体验不一样的乡村之美,带给周边农民更大的财富。" 刘士城说。

玫瑰花种植是特色,梅花鹿养殖更是我市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领域的 " 头牌 "。在双阳区齐家镇齐家村,双阳区梅花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已于 2020 年验收达标,该基地培育出的 " 东大梅花鹿 " 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畜禽新品种证书,为我市梅花鹿种鹿繁育、保护良种基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由此不断拓宽梅花鹿产业链。

环境友好打造农业 " 新生态 "

农业始终是与黑土地打交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我市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树立了标杆。

9 月的农安县辽金时代文化园,桃李果实开始红润,空气中弥漫着果蔬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文化园以 " 辽金文化 " 为底蕴,以 " 生态农业 " 为特色,划分出了辽金民俗文化游和农耕文化游两大主题旅游产业,在原有的辽金文化长廊、上百种特色美食、数十座民俗庭院的基础上,还种植了 100 公顷林果,其中油桃绿色食品认证 16 公顷,新增林果李子、杏 10 公顷以上,将林果产业、生态、文化相结合,富了百姓,美了环境。

游客们置身于果蔬采摘区内亲手采摘、放心品尝绿色健康的新鲜果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林果种植区里,配合绿色种植的农业监控设备、喷淋设备、水源热泵节能供暖设备等一应俱全。在过去,这片土地上还是传统种植的玉米,现在已经变成了农业资源与乡村采摘游相融合的林果,一派生机,为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条件,也改善了周边的整体环境。

" 过去长期的风蚀、水蚀都在影响耕地的黑土层,再加上过度耕种的方式也使得黑土地不‘黑’了,而项目中的棚室种植形式可以保护黑土地,控制土壤沙化速度,从而保持现有的有机质。" 园区工作人员王妍告诉记者,通过在温室内种植林果,可减少土壤径流 60%,增加蓄水能力近 15%,提高水分利用率近 17%,提高本地区的抗春旱能力。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园园 长春 大田 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