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很少出门,有必要接种疫苗吗?9 月 8 日,广州市卫建委对市民朋友关注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热点问题进行答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明确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高风险人群。专家表示,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为基础疾病较多,感染新冠病毒后,疾病负担重,健康损害大,重症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年轻人。即使不常出门,家庭成员也可能将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带给家中的老人。研究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死亡率、80 岁及以上老人的住院率均有大幅度降低。因此,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非常有必要,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醒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 60 岁及以上慢性病人群,建议尽早接种。
市卫建委指出,对于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 60 岁及以上人群,建议尽早接种疫苗,老年人到所在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即可。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接种,可持近期体检报告,或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基本公卫服务免费体检,供医生评估参考。值得注意的是,75 岁及以上人群前往接种时,建议由家属或社区志愿者陪同前往接种。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乏力、接种部位局部的红肿、疼痛和硬块等。这些症状通常在 1-3 天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接种疫苗之后饮食上一般无特殊要求,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即可。一般不建议过量喝酒,虽然喝酒不会影响疫苗效果也不会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但饮酒后产生的不适,掩盖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延误治疗。如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情况,可注意休息,多饮温水。
出现什么情况时需要尽快就诊或送医急救?市卫建委表示,接种疫苗所致的过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接种后 30 分钟以内。按照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受种者接种后在接种点指定的区域观察 30 分钟再行离开。
若受种者接种疫苗离开接种点后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高热、休克及其他比较严重的健康状况,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穗卫健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