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家园。" 连月来,罗湖区南湖街道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内强队伍、" 学 "" 查 " 一体,提高城区治理专业本领;外解难题、对症下药,使文明指数化作幸福 " 可感度 "。内外兼修跑出 " 加速度 ",社区大变样了:路面的纸屑明显少了,车辆停放更加整齐,一幅幅广告整齐美观,热情礼貌的人也多了 ……
" 学 "" 查 " 一体,内强队伍,提高本领
南湖街道建立文明创建常态化体系,以 " 就高不就低 " 的原则将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市容环卫指数测评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 合三为一 ",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并将标准制作成巴掌大的 " 明白卡 ",发放到部室具体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执法员、市容秩序员、物业管理人员等人手中。" 我最近经常拿着‘明白卡’到辖区一条一条对照着看,每一条标准都很清晰,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 一位社区党委书记表示。
南湖街道还召开文明创建培训会,开展 " 创文知多少 " 试题测试检测学习效果。工作人员认真听、努力记、用心学," 消防通道不能堵塞、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不能乱晾晒 …… 这些要求都很清晰了,回去就马上逐项检查!" 参加培训的一位小区物业主任表示。
街道坚持 " 走小巷、巡边角,查问题、补短板 " 的一线工作法。组建巡查队伍,处级领导带队,党政综合办、应急办、综合行政执法办联合骨干人员组成巡查督查组,针对市、区下发的公共文明测评问题清单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专职督导检查的副处领导也每周实地检查城中村背街小巷、沿街商铺等场所,严格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标准,查找差距,督促整改提升。各社区也开展交叉检查,大家一起来相互 " 找茬 "。由各社区工作站抽调人员分别组建 9 个检查组,各检查组由各社区指定党委副书记或纪委书记任组长,一名网格员、一名社工作为组员,另外还邀请一名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仅仅两周已整改非机动车乱停放、杂物乱放、公益广告破损、小广告乱张贴等问题 84 处。交叉检查不仅是找茬,还给各社区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
对症下药,外解难题,便民利民
公益广告是一座城市的 " 名片 ",一幅幅主题鲜明的公益广告在为城市注入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一言一行。
以前,辖区公益广告大都使用铜版纸或泡沫材料,材料成本虽然低,但存在做工粗糙、淋雨后容易污损褪色破损、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期南湖街道对辖区的公益广告进行了一次 " 提质升级 ",街道工作人员仔细认真地和制作师傅一起讨论,最终确定制定一批带有精美边框、不易破损的新型公益广告。
这批公益广告方便更换,不易破损,可以长期使用,也比较美观。" 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宣传品质更加精美,宣传成本也更低。这种公益广告主题突出,对小孩和大人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居民对新制作的广告竖起大拇指。
文明交通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是切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南湖街道位于罗湖闹市区,餐饮业发达,平时出行的人多、外卖骑手也多,但乱停乱放的单车、外卖车占用了人行道,影响到了居民出行的便利与安全,也十分不美观。
为解决这个问题,南湖街道组织对路面标识和停车格进行统一画线规划,并引导居民把车辆停在合适的位置。向西社区向西路原来是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重灾区,经街道联合向西村物业公司开展整治行动后,社区改造机动车停车位、设置 " 机动车禁止停放 " 的告示牌、清理僵尸车辆、增加了电动车的停车空间;加强文明宣传引导,附近商户居民也主动劝离违停车辆。这样一来,道路干净整洁了,居民行走也更方便了,附近居民感叹 " 这里变样子了!"
多彩活动,弘扬文明,引领风尚
南湖街道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成为了文明创建密切联系群众的 " 桥梁 " 和 " 纽带 "。
渔邨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现有空间为主要阵地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周末的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好不热闹,一楼孩子们聚在一起看动画片、红色电影,二楼书法老师在示范用笔技巧,隔壁图书馆的 " 优良家风的传承 " 新时代大讲堂开讲了。今年以来 " 渔邨之光 " 教育共享计划、" 渔邨声韵 " 文艺悠享计划、" 渔邨溢彩 " 生活乐享计划、" 渔邨大爱 " 志愿畅享计划、" 渔邨港湾 " 健康安享计划、" 渔邨之星 " 未成年人专享计划和 22 个子品牌项目已开展 160 余场,把文明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和平社区与深圳海关离退休干部机关党委、富临酒店、爱视眼科医院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为社区活动争取到了 3000 多平米的活动空间,社区则把各类送课程、活动送到这些单位,惠及社区更多居民。社区成阿姨表示,自己每周呆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时间比在家还要长," 我经常过来做手工,一开课,连着两三天都来,顺便和老朋友聊聊天,邻里间都相处得非常融洽。"
越来越多居民、企业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号召,共同参与社区文明创建。渔邨社区成立 " 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 ",这是全市第一支港人志愿者队伍,他们上门为居民派发《市民文明手册》,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帮助独居长者,带动了更多港籍业主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向西社区的向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专项基金为向西社区改善城中村环境。
文明创建只有 " 进行时 ",没有 " 休止符 ",南湖街道将继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常态化助推文明创建,长效化创建文明城市,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通讯员 张晴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