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卖骑手权益的话题此前曾引发现象级讨论。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美团外卖日前首次公开了骑手配送时间计算规则以及预估送达时间的算法逻辑。推出的多项 " 算法取中 " 改进举措能否切实维护骑手权益,同时改善用户体验呢?从试点反馈看效果又如何?
四种算法综合评估
推出多项 " 算法取中 " 改进举措
美团外卖骑手服务部工作人员李乔威介绍说,在美团,算法测算出的 " 预估到达时间 " 就是算法选定的那个最长时间。比如骑手小王本单的 " 模型预估时间 " 为 45 分钟," 三层保护时间 " 分别为 40 分钟、50 分钟和 42 分钟,则他的最终预估到达时间为 50 分钟。

李乔威介绍说," 预估到达时间 " 并不是完美的,为此,美团外卖在部分城市试点将订单的预计送达时间由原先的 " 时间点 " 变更为弹性的 " 时间段 "。
美团外卖决定将针对 " 出餐慢 " 和 " 交付难 " 的重点场景进行 " 补时 "。例如历史数据识别出长期出餐较慢的商家,相应骑手自动获得配送延时;一些小区管理严格不让电动车进入,或者个别用户预留地址错误等,相关订单也会自动延时,以便为骑手预留出足够的交付时间。
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
多部门提出要求
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 …… 这些身影穿梭于城市道路中,被誉为城市的 " 毛细血管 ",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 2 亿人,其中大量是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更好地去保障呢?
根据多部门披露的数据,当前我国外卖送餐员的规模已达 770 万。针对近几年外卖送餐员遭遇意外事故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人社部正在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拟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游钧:初步考虑要明确这些平台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它是一个社会保险的定位,也就是它是由政府来主导的。先从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职业伤害风险较大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这些行业入手,选择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一些省市试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一篇反映外卖骑手生存状态的报道揭示了外卖骑手面临的困境:由于规定的配送时间越来越短,外卖骑手越来越难,不得不超速、闯红灯、逆行,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保障外卖送餐员劳动收入、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全方位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庞锦:平台应当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不得通过算法等手段侵害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发挥平台的技术优势,优化外卖送餐员往返路线,降低劳动强度,科学确定订单饱和度,合理确定工作时长,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此外,近年来我国网约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许可的网约车驾驶员已超过 351 万人,但个别网约车平台在获得市场优势地位之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等经营策略,设置过高的抽成比例,侵害驾驶员的劳动报酬、休息等劳动权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就督促企业制定修订平台进入退出、订单分配、抽成比例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李华强: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加强与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协商,设定抽成比例的上限,并向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来源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