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13
深晚报道 | 12方面44条举措,深圳将这样落实《前海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3 日上午,深圳市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未来深圳将聚焦深港合作、扩容提质、改革开放及社会民生,举全市之力推进前海合作区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 方面 44 条举措 全力推进前海大开发

9 月 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前海方案》,为新发展阶段深圳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前海方案》发布后,深圳迅速制定出台了深圳市贯彻实施方案,提出了 12 个方面、44 条举措,将《前海方案》细化分解成 71 项重点任务、203 项近期重点推进事项。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委、市政府根据《前海方案》总体安排,细化发展任务、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等,已形成前海合作区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建议方案,目前正按程序报送上级部门审议。此外,深圳还携手香港举行了深港高层会晤及深港合作会议,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就前海深港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前海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工作正有力有效推进。

据悉,接下来前海合作区将聚焦深港合作,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努力打造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 " 桥头堡 ";聚焦扩容提质,充分释放 " 扩区 " 的强大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努力打造 " 双区 " 建设 " 新引擎 ";聚焦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努力打造引领制度创新的 " 策源地 ";聚焦社会民生,出台更多便利港澳居民在前海工作生活的新举措,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 " 生活圈 "。

▲建设中的前海合作区

推进深港合作 1/3 新出让产业用地面向港资港企

《前海方案》出台后,未来深港合作有哪些新举措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深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深圳市推进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 6 个方面。其中提出,前海合作区要对标世界一流,细化 " 两阶段 " 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前海合作区向港资新出让产业用地面积占比不少于三分之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重大突破,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到 2035 年,前海合作区港籍就业人口大幅增加,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划能力强、协调发展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其余 5 方面则主要包括:突出放权赋能,完善扩区后的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发展动力,促进深港澳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开放水平,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交流交往,联动港澳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坚持追求卓越,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等内容。

联动港澳 共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近年来,前海合作区全面落实前海总体规划和开发开放政策,率先试点 " 两个 15%" 税收体制改革,一批港资合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专业服务企业快速集聚,首家互联网银行、首批相互制保险机构等落户前海合作区,据统计,前海合作区目前持牌金融机构累计达 252 家,基本形成了高端引领、集约发展、辐射示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此次《前海方案》出台,特别是 " 扩区 " 政策为前海合作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优势——前海合作区面积扩展至原来的 8 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会展新城、海洋新城等产业功能片区成为前海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的产业政策将覆盖到扩区后的全部区域,区域优势和政策 " 红利 " 叠加将释放出强大的乘数效应,为前海合作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下一步,前海合作区将联动港澳共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在金融业开放发展方面,未来深圳将增设更多的专业交易市场,推动深港金融业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深圳将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符合前海合作区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在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深圳未来将着力布局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等适合前海发展的新业态,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前海合作区未来还将推动会展国际化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推进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港澳和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到前海合作区执业。

教育医疗不是问题 未来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更便利

前海是内地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据统计,截至 2021 年 6 月,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 1.15 万家,其中注册资本超过 1000 万美元的 2456 家,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 92.4%,注册企业增加值从 2013 年的 50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近 2600 亿元,税收收入从 5.2 亿元增长到 485.6 亿元。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深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未来前海合作区将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全力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便捷高效流动,从 5 个方面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点工作: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前海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健全外资和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二是对接高标准贸易准则,联动香港打造国际贸易组合港,扩大服务贸易对港澳开放;三是强化金融开放联通,加强与香港在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四是加强深港法律事务合作,深化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改革,大力引进香港和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五是推动民生领域互通,支持港澳和国际高水平医院在前海合作区设立机构。建设特色民办双语学校、港人子弟学校以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前海合作区将进一步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扩大对港澳开放,把前海合作区打造成国际化创新型教育高地。争取进一步在前海合作区放宽香港医疗机构和市场主体办医准入条件,允许按照港澳标准开办医院、门诊部,开展跨境医疗转介和香港医疗保障异地结算服务试点。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近四成 未来前海将建成 " 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

2020 年 8 月前海湾保税港区优化升级为前海综合保税区,为前海合作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了重大利好。截至今年 8 月,运行刚好满一周年的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到 2423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四成。据统计,今年前 8 个月,前海合作区内口岸进出口货物规模达 1.09 万亿元。

▲前海综合保税区

深港两地分属不同的关境,有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禁限管制制度等都不尽相同,这需要两地海关协同有关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共同或者是互认的规则、标准。支持和服务前海合作区建设,要求深圳海关不仅要在推动深港口岸基础设施上做好 " 硬联通 ",同时还要更加注重监管规则和标准的 " 软联通 "。 据了解,未来深圳海关将立足区域优势,从以下 3 个方面与香港相关部门共同探索,推动实现深港跨境贸易便利畅通。

在推进检验检疫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方面,深圳海关将聚焦深港共同关注的相关法律法规、商品品类、技术标准,结合前海合作区产业布局、企业发展、人员需求等因素,持续推进两地海关的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结果互认。

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方面。深圳海关将推动前海合作区打造融合企业培塑、联动保护、成果展示的 " 一站式 " 协同平台,加强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协作,对合作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专利等,探索推进跨境维权全链条的服务保障,推动形成保护知识创新的共治格局,助力前海合作区率先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 " 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

在对国外技术规则的运用和转化方面。深圳海关将积极发挥海关职能,推动前海合作区率先建设技术合规中心,强化通报评议、特别贸易关注等国际技术规则运用,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 TBT/SPS 国际合作机制,深度参与国外技术规则的制订、修订等工作,同时加大国外先进技术规则的转化,引导企业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前海合作区企业、产品、标准更好地走向世界。

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相关标签

深圳 香港 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