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上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 9 月例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等情况。记者了解到,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于 2012 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2013 年 12 月正式开始运行。目前,广东碳市场年度排放配额总量达 4 亿吨左右,配额规模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截至 2021 年 7 月 31 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 1.96 亿吨,成交金额达 44.5 亿元,均居全国各区域碳市场首位。
据介绍,经过六年多的不断探索,广东逐步将占全省碳排放约 65% 的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约 242 家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交易量及交易额均居全国七个试点碳市场首位,是法规体系健全完善、监管真实有效、市场主体参与度高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 2013 年到目前,广东省碳交易每年的履约率都在 99% 以上,2013 年履约年度为 99%;2014 年至 2017 年,履约年度连续四年 100%;2018 履约年度为 99.2%;2019 年、2020 年履约年度为 100%。
记者了解到,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作为破解深圳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 初步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2011 年 10 月,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深圳成为试点城市之一。2013 年 6 月 18 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工作。自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碳市场流动率连续 8 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交量第三,成交额第四。截至 2021 年 8 月 3 日,配额累计成交量 6347 万吨,累计成交金额 14.41 亿元;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 2379.7 万吨。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