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9-20
荐书│布克奖得奖作品《素食者》:人能不能在去除暴力的状态下,生存下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除了电影、韩流之外,在韩国人心目中,还有一个名字让他们更为自豪——作家韩江。

2018 年,韩国最大购书网站 yes24 发起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 " 读者投票,超 16 万读者参与投票。最终,韩江以32528票、2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打败了村上春树、米兰 ·昆德拉等名家。

事实上,"韩江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仅仅是韩国读者的投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也认为 "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

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 ·麦克尤恩也直言韩江 "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

作为当代韩国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16 年 5 月,韩江凭借长篇小说《素食者》击败154本名作,摘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亚洲作家!

"布克国际文学奖 ",是与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并称世界三大文学奖的布克文学奖姊妹奖项,更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

我们熟悉的作家王安忆和苏童在 2011 年成为首次获得布克国际奖提名的中国作家,阎连科和残雪分别两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但可惜的是,至今,中国作家并未获得过大奖。

2016 年的布克国际文学奖,阎连科职业生涯最满意《四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 · 帕慕克新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晚年代表作《水死》,埃莱娜 · 费兰特 " 那不勒斯四部曲 " 的终曲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

但最后,韩江凭借《素食者》获得大奖,足见含金量之高。

《时代周刊》、 《华尔街日报》、 《经济学人》、 《出版人周刊》 等 60家媒体把《素食者》评为年度图书。

2018年,《素食者》入选《纽约时报》21世纪 15本重塑我们思想和写作的女性写作杰作书单。

2019年,美国权威杂志《连线》将《素食者》选入 10 年来 10本最佳类型小说之列,同时入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刘慈欣的《三体》。

2020年,Book Riot网站发布 10本有史以来最好的韩国文学榜单,韩江作家两本入选《素食者》《少年来了》,成为真正代表韩国的文学作品。

2021年,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发布全国 845个图书馆 2017年 1月至 2021年 4月的借阅数据,结果显示,《素食者》超过话题图书《82年生的金智英》夺得韩国原创文学借阅第一名。

布克国际文学奖主席博伊德 · 唐金评价说:《素食者》以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揭示出强烈反抗对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这本凝练、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书将长久萦绕于人心,甚至潜入读者的梦中。

荷兰《阿姆斯特丹人杂志》评论:这部小说里那种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恰恰源自字里行间的画面诗意。它们暴力又情色,仿佛恶梦。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充满了奇花异草的房间,浓浓的香味会扼住你的喉咙、让你睁大眼睛、震惊不已。

美国小说家阿米莉亚 · 格雷说:翻开这本书,那你就准备好被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摇摇欲坠吧!

被全球读者和媒体捧上神坛的《素食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素食者》其实是一个连作小说,即由主题一致或相互关联的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但也可以看作是一本长篇小说。

2002 年秋天到 2005 年夏天,韩江分别完成了《素食者》《胎记》《树火》三篇中长篇小说。

写作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手指关节的痛症,《素食者》和《胎记》没有用电脑,而是由年轻的学生负责打字工作,韩江在打印出来的稿子空白处进行修改,然后再请学生帮忙打字。两年后,韩江开始用倒握圆珠笔敲打键盘的方法写作,最终完成了《树火》。

单独来看,三个篇章都是独立的故事,但放在一起的话,它们便成为有别于独立时的另一个故事。

三个篇章分别从英惠的丈夫、姐夫、姐姐的视角勾勒出平凡的家庭主妇英惠的生活。

在丈夫眼中," 病 " 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他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正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

" 如此一来,他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我那二十五岁之后隆起的小腹,和再怎么努力也长不出肌肉的纤瘦四肢,以及总是令我感到自卑的短小阴茎,这些对她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英惠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丈夫准备荤菜,还因为吃素让丈夫在领导面前跌了面子。

当 "吃素 "这样一件小事引出争吵、流血事件、疯癫争议之后,故事逐渐走向失控 ……

在姐夫眼中,吃素的英惠、有胎记的英惠却有另一种美丽。

" 如今她不吃肉,只吃谷物和蔬菜。这让他觉得与那块如同绿叶般的胎记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最完美的画面。"

在英惠被丈夫抛弃后,姐夫闯进她的生活,在看似美丽,实则伤害的环境与动作中,英惠陷入另一种恍惚。

" 他回忆着很久以前跟妻子去过小姨子的住处,见到蜷缩在床上的她。在那之前,他背起浑身是血的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胸部和臀部的触感,以及只要脱下那层裤子,就能看到像烙印一样的胎记。"

" 他们的身体遍布着花朵、绿叶和根茎,这让她感受到了某种非人类的陌生感,他们的肢体动作仿佛是为了从人体中解脱出来一样。"

在丈夫和姐夫眼中,英惠是丧失自己语言的,是充满误解,象征着欲望的,而在英惠姐姐的故事中,我们才得以真正听到英惠的发声,了解英惠吃素背后的故事。

很久以前,英惠和姐姐曾在山里迷了路。当时,九岁的英惠说 " 我们干脆不要回去了 ",但那时,姐姐并未理解妹妹的用意,没有理解妹妹被父亲家庭暴力的苦痛,没有理解妹妹目睹父亲用摩托车将小狗吊着跑圈,活活把狗累死的恐惧。

" 那只咬了我腿的狗被爸爸绑在了摩托车后面。

……

爸爸说,不会把它吊在树上边打边用火烧。不知他从哪儿听来的,跑死的狗的肉更嫩更香。爸爸发动了摩托车,那只狗跟在后面。他们绕着同一个路线跑了两三圈,我一动不动地站在大门口望着那只渐渐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甚至已经翻了白眼的白狗。

……

转完第五圈后,那只狗开始口吐白沫,被绳子紧绑的脖子也开始流血了。因为疼痛,它哼哼呀呀地叫着,但爸爸始终没有停下来。第六圈,狗嘴里吐出了黑血,脖子和嘴巴都在流血。我直挺着身子站在原地,直勾勾地看着它那双闪着光的眼睛。当我等待着它第七圈经过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爸爸用摩托车载着奄奄一息的它。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那垂摆的四肢和满含血泪的、半闭的眼睛。"

回过头再看英惠,也再看自己,姐姐明白了:如果不是英惠"病 "了,如果一切没有像沙堆一样坍塌的话,也许倒下去的那个人会是自己。

" 她突然觉得活着是一件很令人诧异的事。人不管经历了什么,哪怕是再惨不忍睹的事,也还是会照样活下去,有时还能畅怀大笑。"

只有英惠,走出了不同的那一步。

为什么英惠会选择吃素?

用韩江自己的话来说:《素食者》中的英惠认为素食主义是一种不对任何事物造成伤害的方式。食肉象征着人类的暴力,此世的暴力,她选择以谨慎的素食主义,来清除自己身上的那种暴力。

《素食者》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韩国天才作家李箱的一句话 "我认为只有人才是真正的植物",在大学读到这句话之后,韩江便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位天才会如此认为,她想像着李箱所处的时代,那个无法知道明天会怎样的殖民时期,那个充满暴力的社会。

对韩江来说,如今的世界依旧暴力,英惠遇到的社会暴力、家庭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等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于是她想通过写作《素食者》向人类和人生发问:人能不能完全地去除暴力,能不能在去除暴力的状态下生存下去?

巧合的是,以李箱的一句话而起的《素食者》这个故事(第二个故事《胎记》),在 2005 年获得作为韩国文坛三大奖之一的、以李箱命名的李箱文学奖,也最终在 2016 年通过布克国际文学奖向世界提问。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布克国际文学奖颁奖礼上的致辞

《素食者》的结尾处,英惠的姐姐在载着英惠的救护车上望着窗外,她在等一个答案——

在这个暴力的世界,有血有肉的你是否希望自己继续做人。

这或许也是留给每一个 " 生而为人 " 的读者的问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