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9-21
武汉打造世界湿地之都具有四大意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秋节前夕,素有 " 千湖之城 " 的武汉传出消息,未来 5 年,武汉市民偏爱的湿地公园将更多更美。9 月 17 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未来 5 年,武汉将打造 " 湿地之都、花漾江城 ",擦亮 " 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 " 的四季花城品牌。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民热议,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休闲旅游、生活宜居方面,但笔者在一些财经圈社群看到,其热议超出了这些范畴,综合来看,他们认为,不仅只有生态环保,武汉打造湿地花城至少有四重重大意义。

一是明显的生态效益。

武汉现有湿地中,许多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 , 天然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 , 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 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显示,去年,有 7 种鸟类 " 稀客 " 因为闯入鸟友相机镜头,而登上武汉 " 新鸟榜 "。4 年来,武汉市观测记录到的鸟类种数逐年增加:2016 年,306 种;2017 年 321 种;2018 年 322 种;2019 年 342 种;2020 年 338 种。其中,全球只有 500~1000 只的青头潜鸭比大熊猫还稀有,也在武汉 " 旅居 "。曾经消失 88 年的翘嘴鹬也再次回到武汉。

用国际鸟类研究专家的评价说:这些 " 鸟语 ",在向世界诉说,武汉的生态湿地保护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武汉湿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 , 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 , 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 , 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长远的经济效益。

武汉湿地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汉江平原鱼产量和水稻产量都中国前列,湿地提供的莲、藕、菱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些湿地植物还可入药,芦苇还是重要的造纸原料。

最重要的是武汉湿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武汉湿地打造计划中,可直接见效的是旅游经济。到 2025 年,武汉将计划建设 80 个湿地类型公园、50 个小微湿地、9 处花卉亮点片区、300 个街心花园、300 公顷花田花海和 500 公里赏花绿道,彰显 " 湿地之都、花漾江城 " 特色。

从打造世界湿地之都、形成特色河岸花廊、建设花卉亮点片区、丰富花漾生活体验、推动湿地花城产业发展等 5 个方面,绘就 " 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 " 的山水园林新画卷,这必将带动武汉旅游经济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远来看,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 , 使武汉当地和下游区域的经济发展直接受益。

三是显著的社会效益。

武汉湿地打造计划,可以将众多区域打造成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 , 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 , 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如今,每到周末,武汉市民已经习惯于举家去湿地公园欢度快乐时光。

武汉湿地还具有教育与科研价值。武汉湿地的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 , 在科研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 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武汉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 , 在研究环境演化 , 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四是深远的国际意义。

武汉湿地打造计划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和办好举办第 14 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为契机,讲好中国武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故事,把武汉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湿地之都。

目前,武汉正在持续开展对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 15 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保护与修复。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即将完工,将恢复湿地退化面积 1400 公顷,涨渡湖、上涉湖、武湖等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正按时间节点推进。

江汉平原为典型的洪泛冲积平原,低洼的地形地貌提供了物理空间,随后出现的 3 个阶段暖湿气候则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大约 4000 年前,古云梦泽开始发育形成,随之伴生的,还有古文化的演化。

探源中华文明起源的路径众多,古云梦泽的所在地,不只是夏商文化南下长江后的盘龙城文化发源地,也是屈家岭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

2003 年是武汉湿地保护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起,武汉先后出台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武汉市水资源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武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武汉地区湿地面积整体趋于稳定。而顾延生团队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 年之后的湖泊面积和生态指标趋于稳定、略有回升,且武汉 GDP 仍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腾飞与湖泊湿地保护实现了双赢。

这已经为国际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下一步,武汉湿地创新升级的打造计划,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际湿地保护经验,为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方阳

编审:郑先耀

【时话实说,当下热点,冷静表达—— ZAKER 新闻丨湖北出品】

相关标签

武汉 新闻发布会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