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互相配合捡垃圾。清野志愿者供图
今年中秋假期首日正逢 " 世界清洁日 ",这一天,梧桐山风景区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身着各色登山服,戴着手套,拿着长柄夹,背包上还拴着半人高的编织袋。攀登过程中,他们猫着腰在草丛中仔细寻找垃圾。这些志愿者大都不相识,是为了守护深圳山野的美丽来到这里,共同清理山野垃圾,成为 " 清野人 "。
据了解,本次清野活动共有约 120 名志愿者参与,大多数都是登山爱好者,还有部分则是热心公益活动的市民,其中最小志愿者只有 7 岁,最大的 78 岁。" 经常会有一些大爷阿姨参加活动,每次捡垃圾都走在前面,身体素质都非常好。" 清野活动组织者之一张程说道。
走了近 20 公里山路
几乎清理整座山的垃圾
9 月 19 日 9 时许,在仙桐体育公园门口,报名参加清野活动的志愿者们手提编织袋准备上山。虽然天下着蒙蒙细雨,但大家热情不减。在活动中," 清野人 " 分为三组,由经验丰富的队员带队,分别从蝴蝶谷、凌云道、登云道出发,到好汉坡集合休整,再冲向山顶,最后分别从罗龙界、桃花源和百年古道下山,几乎走遍了整个梧桐山。
近 20 公里路程,8 小时的攀登,清野人耐心地低着头,用长柄夹拨打山路两旁的草丛,有时还会蹲下身,看看石缝中是否藏有废弃物。一路上,清野人的编织袋里逐渐装满了水瓶和食品袋,偶尔还会有一些饭盒和纸巾。
清理山野垃圾也是一门学问
山野垃圾的清理并非直接捡起来那么简单,这也是一门学问。志愿者张程介绍:" 我们每走一步都需要拿着长柄夹对草丛进行拨打,不仅是为了发现垃圾,更多是‘打草惊蛇’,保护人身安全。如果发现游客乱丢的废弃物在山坡等危险地区,则放弃捡拾。"
捡拾不同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也不相同。当看到路旁、草丛边的水果皮," 清野人 " 都会将这类可降解物捡起来扔进树林深处当做植物养料;遇到食品包装袋或纸巾等不可降解物才会捡进袋中。山坡上设有的垃圾桶也是他们首先需要搜寻的目标," 山坡上垃圾桶内的垃圾,一旦不及时清理,里面的污水加上腐食很快就会散发臭味。" 张程说。
从一人担两袋到 10 人凑齐一袋
到了好汉坡," 清野人 " 开始处理第一批垃圾,他们 2 个小时共收集了三麻袋垃圾," 往年 1 个人就要扛两袋垃圾上来,现在的垃圾已经少很多了。" 张程说。" 清野人 " 捡到的垃圾一般都会分两批进行整理分类,分类好的垃圾都会送到好汉坡和梧桐山管理处进行处理。" 垃圾捡得少,说明市民游客文明程度提高了。清野最大的成就不是每个人捡了几麻袋垃圾,而是让更多的人树立环保意识,不能乱丢垃圾。" 张程说道。
" 只要是自愿来的,以后都不会再乱丢垃圾,看到路面上的瓶子都会顺手捡起来。" 来自四川的志愿者白冰说。她是第一次参加清野活动,却和其他志愿者一样,能非常迅速地发现垃圾并弯下腰捡起,丢进袋子里。
整个清野队伍里,有来自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的志愿者,在好汉坡休息区," 清野人 " 纷纷拿出包里自制的馒头、大饼等食物分享,并奉行减塑要求,自带了碗筷。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共同在深圳生活,为了深圳的美丽而努力。
当天 18 时," 清野人 " 陆续来到终点——梧桐山风景区大门口,志愿者张程带领大家喊出了口号:"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涂世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