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23
深晚荐书|作为生命的隐喻 何向阳最新诗集《刹那》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浙江文艺出版社 KEY- 可以文化近期推出了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得主何向阳最新诗集《刹那》。《刹那》为其第三部诗集,收录了 108 首短诗,这些诗歌写于 2016 年,真实记录了诗人生命中最艰难与晦暗的一段时光,母亲离世,自己与父亲双双遭遇病痛,在这样阴霾的时刻,是这些诗句如一只只援手带来了拯救,见证了寻找与重生。除诗歌外,诗集还收入何向阳的摄影作品 35 幅,每一幅摄影作品也都是她创作这部诗集时身处的环境以及那段艰难时光的艺术写照和缩影。

何向阳是当代著名的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六、七、八、九届全委会委员。曾出版诗集《青衿》《锦瑟》,散文集《思远道》《梦与马》,长篇散文《自巴颜喀拉》《镜中水未逝》,理论集《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彼黍》《夏娃备案》《立虹为记》《似你所见》,专著《人格论》等。作品译为英、俄、韩、西班牙文。

暗黑隧道外的光芒与明媚的召唤

诗人何向阳坦言,《刹那》是迄今为止于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在诗集的后记中,她讲述了这些诗句是如何来到了自己的生命里:" 我从未在一部作品中这样直接、开放、断然,从未这样从身体到心灵到灵魂全然打开,释放本心。这部以断句面目呈现的诗集之于我个人的价值超出一切文字,这可能也是生命的隐喻。毕竟,藏在评论之后的文字多思、犹豫、沉郁而怀疑,当生命中的一些事物猝不及防,推至面前时,你所能使出的应对可能只会是诗。"

这些诗歌的到来不仅陪伴诗人度过了晦暗的时光,更将光芒带到了何向阳的生命中:" 一行行几乎不曾细想而是纷至沓来的句子,如长长隧道的一束束亮光,让我看到的不止是隧道中长的暗的现实,更是暗黑隧道外不时闪现的光芒与明媚的召唤。"

从追问 " 我是谁 " 到 " 你是谁 "

诗人欧阳江河对于《刹那》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 刹那 " 作为诗集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何向阳想要在这部诗集里抓住和表达的东西,是在尝试将中国古典诗歌中 " 万古愁 " 的传统与瞬间、刹那产生衔接,将时间、空间上的个人历史和大历史进行衔接。此外,欧阳江河还提出了诗集中常常出现的 " 你 " 所指涉的丰富的内涵:" 在何向阳这本诗集里,我认为有非常不经意但是非常透彻的、感人至深的一个体现,她追问的最根本的问题从‘我是谁’变成了‘你是谁’。" 如 " 你之今日所是 / 即你昨日所思 / 你之今日所思 / 即你明日所是。"" 你是谁 / 谁又是你。"" 谁是你 / 你又是谁的你。" 这些关于 " 你 " 的追问既是重要的关于思想的、理论的、心灵的追问,也是诗人面对生与死之时关于生命的追问。

在欧阳江河看来,这些诗是从何向阳自己的精神里,从她的经历、病痛,她和死亡的距离里面生长出来的,爆发出来的,它是一个生命到这个时候只能这样,就像贝多芬所写的," 非如此不可吗?"" 非如此不可!" 更重要的是,何向阳在写作中达成了写作和生活的一体化,这是极其难得的,"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把美转变为次要的东西的时代,我们只处理次要东西,不把美作为最高的东西来处理,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出现像何向阳这样的诗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非常珍贵的一份对诗歌的理解,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献礼。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我们也可以活得像古人那么优雅、那么美,那么坦然地面对病痛和死亡。"

重提 " 短诗的美学 "

诗人、翻译家树才指出了《刹那》这部诗集重提了关于 " 短诗的美学 ",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是关于短诗的传统,在树才看来,这和 " 汉字本身具有一种图画的凝聚性,图画的扩散性,图画的启示性 " 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诗歌从根本上说它是短的不能再短的这个短,它是沉默。它最终是归于寂寞、归于寂静的一种声音,诗歌最重要的声音恰恰是它没有发声。"

而短诗并不意味着其中内容强度的减弱,恰恰相反,树才认为,诗集的强度是来自于诗人的心的长度," 她这个心通过语言找到了她前所未有的身体,那个身体恰恰又是她现实的作为肉体的身体,遭遇特殊的时光、特殊的困境,给了她启示。"" 所以也许这样的诗集,本身就帮助诗人渡过艰难时光,同时又帮助她打开另外一个生命时光,也就是说诗真的是能够改变诗人。"

评论家梁鸿鹰认为:" 这是一部向无尽的生活之难之苦之美说话的书。"" 这些诗里有禅,有神,有对万物对不喜不虑不忧不惧,这不简单是种情怀向度,有对宽恕的回避,有对复仇的退让,有对今日所思的虔诚,只因诗人心里有星光,从不忽略供养自己的灵魂,因而说这也是一部灵魂之书,产生自生命最为难与最局促之时。"

与死神擦肩而过时获得的力量

评论家、作家王干认为何向阳的诗歌捕捉到了生命的 " 刹那 ",写出了 " 灵魂的形状 ":" 喧闹的诗歌都是泡沫,只有沉入到你的灵魂深处,只有沉入到你生命的痛处,只有捕捉到你生命的刹那的时候,我们才会出现真正的能够感染人的灵魂,能够穿透人的灵魂的诗歌。所以向阳的诗歌是写了灵魂的形状,同时它也是穿透了灵魂。"

何向阳表示,《刹那》于自己而言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自己从无意识的写作转向了自觉的写作。因为曾经面对死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获得了一种力量,正如诗集中的这首诗所言:" 不妨邀请死神偶尔来喝喝下午茶 / 席间再乐此不疲地与之讨价还价。" 正是这种经历让诗人能够对生活和生命展开更多深切的思考,从而更坦然、淡然和透彻地回到生活中来:" 生活的本质就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不能少,但是最重要的在于从中找到生活中最本真的我。无时无刻,这个找到,便是快乐。"

《刹那》

何向阳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年 8 月

相关标签

向阳 艺术 浙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