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增强社区居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扎实有序推进 " 微法庭 " 建设工作,打通司法服务 " 最后一公里 ",近日,深圳市南山人民法院联合南山区南头街道于前海社区成功举办 " 前海社区微法庭 " 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前,与会人员先参观了 " 前海社区微法庭 " 审判室的相关设施。南山法院党组成员姚鑫表示,今后要充分利用 " 前海社区微法庭 ",充分发挥法院在推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守护基层治理之光,创建贴近群众需求的法治环境。
揭牌仪式上,南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永华致辞。他指出,设立 " 社区微法庭 ",将法庭搬到 " 家门口 ",通过别样的普法方式给社区居民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实现基层群众与司法 " 零距离 " 接触,增强法治宣传效果,让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加了 " 前海社区微法庭 " 的首次开庭活动,现场旁听沙河法庭副庭长谢雯琦审理一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在谢雯琦的主持下,双方就对方提交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法官就案件事实向双方进行了询问,在查明基本事实后,原告与被告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展开激烈辩论。因双方争议较大,案件事实较为复杂,法官宣布择期宣判。休庭后,出庭的当事人表示,居民纠纷就地在社区开庭,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旁听的社区调解员和居民表示,在这一生动的法治课堂上,通过在案件庭审现场,能够切身感受到诉讼程序的规范,体会到诉讼对纠纷的定分止争作用,更能对今后遇到的类似情况起到防微杜渐作用。旁听的律师代表表示,法官主持庭审专业高效,在庭审过程中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权利,他为 " 前海社区微法庭 " 点赞。
为进一步创新发展新时代 " 枫桥经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化解矛盾纠纷,南山法院积极开展 " 诉源治理 " 工作,先后推出了家事调解、街道挂牌调解室等举措。
2021 年至今,全院法官已走访街道 143 人次,开展法治宣传 7 场,组织基层人民调解员线下培训 6 场,参与或指导调解纠纷 2448 件,直接参与群众纠纷化解 3 次。
在前期诉源治理工作基础上,南山法院结合辖区特点,推出了 " 社区微法庭 " 这一创新模式。
作为诉源治理、纠纷多元化解、诉讼服务的进一步延伸," 社区微法庭 " 是人民法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社区一线打造的一种微型法庭,它打通司法服务的 " 最后一公里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 线上 " 和 " 线下 " 相结合,提升辖区居民对司法服务的获得感。
" 社区微法庭 " 的正式挂牌,让社区居民对法庭审判、纠纷解决、司法调解等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信心,社区调解员对社区纠纷有了裁判参考,工作重点更加明确,调解技能更加有的放矢。
" 社区微法庭 " 的成功举办,不但促进法院和街道社区的资源有效整合,促使更好地合理化解基层矛盾,而且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有助于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格局的构建。
接下来,南山法院会继续以深化 " 诉源治理 " 工作、推广 " 社区微法庭 " 为契机,以实际案件审理培养辖区居民法治思维,为化解矛盾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另外,还将与街道社区一起打通社区调解 - 法院指导调解 - 法院诉讼的快速渠道,对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社区调解不成的案件开通法院速调速判 " 直通车 "。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黄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