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至 23 日,由甘肃省卫健委组织的省、市专家团队,经过近 6 个小时与死神的抗争,在兰州市肺科医院负压手术室成功抢救一名因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 的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
此次外科手术是在新冠疫情特殊情况下,启动负压手术室后,进行的一次成功抢救。这台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为肺科医院积累了宝贵的传染病手术临床经验与院感防护防控操作经验。
宫外孕危及生命 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9 月 22 日 18 时 30 分,兰州市肺科医院接到兰州新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电话通知:" 有一护理工作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如症状持续加重,需送往你院进行救治!" 肺科医院随即通知相关科室人员时刻待命。
21 时,副院长王建云接新区集中隔离点电话通知,因患者 " 间断性阴道流血 4 天,伴下腹痛 3 天 ",症状持续不佳,遂紧急联系肺科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并指派在新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的省妇幼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晓艳跟车随行。
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临时领导小组,随时与王晓艳交流患者情况,协调相关人员做好接诊的准备。
21 时 30 分,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智永与其他院领导到达现场。医务科再次联系随车的副主任医师王晓艳得到消息: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既往有宫外孕史,血型未知,不排除宫外孕可能。
王智永立即指示医务科安排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院感科组成抢救诊疗小组,会同外科副主任医师彭惠清、省妇幼 B 超室医师李沛龙及护士组成团队在隔离病区三楼待命。
22 时 20 分,救护车进入医院。
22 时 30 分,患者被推入隔离病房。李沛龙医师行床旁 B 超,发现患者腹部大量积液,行诊断性腹穿,显示不凝血,结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考虑腹腔内出血,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破裂。彭惠清副主任医师即刻向领导小组汇报,院领导指示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前常规检查,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补液。
启用负压手术室,调派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苏瑞雪、主治医师张朝源,手术护士王佳佳、孙芙蓉、郑琴琴、鲁萍、葛玉荣组成团队进入负压手术室。检验科同重湘主任团队抓紧时间确定患者血型,做好备血、交叉配血等检验准备工作,药房做好相关药品储备运送工作,医院救护车前往血站待命取血。院领导要求医务科、院办、院感科、信息装备科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与隔离病区三楼现场医务人员随时沟通患者情况、院感防护、可视化设备等信息,并在现场督查工作进度,确保在患者进入负压手术室后医疗团队能顺利开展工作。
患者命悬一线 接受负压手术保平安
考虑到患者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为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院领导立即向省卫健委报告,并联系省妇幼保健院,请求委派妇产科专家支援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省卫健委副主任张浩、医政处处长王改风接到汇报后,立即协调血站、省妇幼保健院、兰大二院,在第一时间组织起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
就在紧张的协调与术前准备时,患者突然出现休克症状,生命体征不稳,病情危重!王晓艳当即决定由她和彭惠清为该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23 时 30 分,患者进入负压手术。 23 时 50 分,手术正式开始。患者生命体征持续不稳。省卫健委相关领导带领的省妇幼妇产科主任医师吕玲,兰大二院医务处主任贺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郑鹏飞、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杨朝辉组成的紧急抢救指挥小组赶到肺科医院。各位专家迅速就位,接手指导患者的整个抢救过程。
生命告急,分秒都不能耽搁!面对患者病情凶险、随时可能出现生命的危急状况,一场生死时速的生命救援紧张进行,在紧急抢救指挥小组专家吕玲主任的指挥下,负压手术室所有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紧张有序。
此刻,负压病房外的专家们通过监控屏幕,根据负压手术室发出的信息与细节做出下一步研判和指挥。
时间推移至 9 月 23 日凌晨。
专家预判患者出血量在 1500 毫升左右,救护车急速前往血站取血。
2 时 40 分,手术结束。历时 3 小时,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3 时 10 分,患者苏醒,转入感染科病房,特级护理。
当工作人员将患者病情平稳的消息告知患者家属时,家属激动万分。至此,一场经省市多院专家团队协作、数十名医护人员参与的负压手术室生死抢救圆满完成。
院感防控 关键环节不能放松
抢救工作结束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启动《兰州市肺科医院负压手术室院感防控消毒预案》,肺科医院医护人员根据前期积累的实战演练经验,对负压手术室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消毒,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各协作医院的医务人员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职责与担当。
(图片由兰州市肺科医院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