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24
深晚报道 | 深圳机场卫星厅举行启用前首次综合演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4 日,深圳机场举行卫星厅启用前首次综合演练,对包括服务流程、捷运系统等科目进行了演练测试。深圳机场卫星厅于 2018 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程已完成,运营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计划年内正式启用,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T3 过安检后乘捷运列车直达卫星厅

此次演练是深圳机场卫星厅及配套工程竣工以来的首次综合演练,共设置进、出港航班 28 个。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深圳机场联合驻场单位,组织部分非保障岗位员工作为模拟旅客,按照实际出发、到达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演练。

▲模拟旅客在卫星厅演练登机流程

据了解,捷运系统作为 T3 航站楼和卫星厅的连接设施,是卫星厅最重要的配套服务设施之一,也是演练需要重点测试磨合的项目。捷运系统是一个定向运行的摆渡系统,主要服务国内出港、到港及中转旅客,采用无人驾驶自动运行模式,在 T3 航站楼和卫星厅不间断运行。

当天演练中,参加演练的模拟旅客在 T3 航站楼四楼办理完值机、安检等手续后,根据位于安检区后方的指示牌,乘电梯经 T3 捷运一层转换平台后,到达位于负一层的 T3 捷运站台。记者在现场看到,T3 捷运站台设有航显屏及捷运列车提示屏,旅客可随时了解航班运行和列车发车情况。从 T3 乘坐捷运列车,3 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卫星厅。

机场方面介绍,卫星厅捷运站台位于卫星厅负一层的中部,前往各个登机口步行时间在 3-5 分钟以内。

▲模拟旅客乘坐捷运系统前往卫星厅

当天演练还模拟了卫星厅进港和中转等流程。进港航班抵达卫星厅后,旅客可根据标识指引,前往卫星厅捷运站台,搭乘捷运列车返回 T3 航站楼,之后再提取托运行李或直接前往地面交通中心离开机场。

卫星厅主要提供国内候机和中转服务

深圳机场卫星厅主体结构平面投影呈 "X" 型,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到四层分别主要用于行李装卸、国内到达 / 中转、国内出发和 " 两舱 " 候机,地下一层主要为捷运站台、行李分拣机房。作为 T3 航站楼功能的延伸,卫星厅将主要提供国内航班旅客候机和中转服务。

据了解,卫星厅设有 53 个固定端登机桥,启用后将大幅度增加深圳机场的近机位,提高航班靠桥率。" 目前卫星厅已经进入最后的运营准备冲刺阶段,各项服务设施和系统设备正在抓紧时间调试和完善,商铺也进入了最后的装修阶段。" 据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卫星厅商业网点超过 80 个,涵盖零售、餐饮、服务等,将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机和中转环境。

机场方面表示,此次综合演练测试了捷运系统和主要服务流程,总体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下一步将根据演练发现的问题,对卫星厅各项流程、设施、系统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后续还将组织多次综合演练,为年内卫星厅正式启用打下坚实基础。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通讯员 王钟雪

相关标签

卫星 国际航空 深圳 航班 科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