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9-26
演出 | 《烽火学堂》传承红色基因,古道追寻先师踪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永远跟党走 " ——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百场精品展演 " 烽火学堂 " 华南研学基地专场演出于 9 月 24 日在韶关剧场举行巡演开幕演出。之后还将于 9 月至 11 月间在韶关、云浮、东莞、梅州等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沿线地市进行演出,在古道上追寻教育先师足迹,重拾烽火岁月的记忆,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话剧《烽火学堂》以粤北 " 烽火课堂 " 为题材,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华南院校搬迁至粤北韶关等地,在烽火中弦歌不辍,在动荡里坚持抗日救亡的光辉历史。该剧通过多线叙事手法,讲述了以许崇清(国立中山大学校长)、杜定友(中国图书馆学家)、卢鹤绂(" 中国核能之父 ")、王亚南(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家,《资本论》中文版首译者)、马思聪(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洪深(著名戏剧家、戏剧教育家)、朱谦之(哲学家和东方学家)、卫梓松(建筑学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坚守学术、传播知识、育人救国,书写了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史上一幕幕动人的不朽篇章。

早在今年 5 月底,话剧《烽火学堂》就已在广州举行试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观摩指导。南粤古驿道网的专家表示,"《烽火学堂》选的几位坪石先师很有代表性。" 首批参与华南抗战教育史料挖掘和华南研学基地建设的 " 三师 " 志愿者也对该剧予以充分肯定,认为 " 能够见证粤北深林中仁人志士知识报国的故事搬上舞台,向社会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深感荣幸与激动 "。

此次 " 烽火学堂 " 华南研学基地专场演出,旨在通过 " 古驿道 + 文化旅游 " 的创新模式,顺着原创话剧《烽火学堂》的巡演足迹,重走先师们烽火逆行、学术救国之路,以华南研学基地为中心勾勒出一幅抗战时期文化学者奔赴粤北坚持办学、坚守教育的历史图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爱国精神。

采写:新快报记者 聂青

相关标签

烽火 粤北 韶关 红色基因 爱国主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