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9 月 26 日,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风险普查你我助力 服务社会大家受益——致深圳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象的公开信》,呼吁普查对象携手共同参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风险普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市委、市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本次普查涉及范围广、专业技术强。普查内容包括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水旱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及供水设施调查、海洋灾害风险调查、森林火灾风险调查与评估、房屋建筑调查、交通设施(含公路、水路、市政道路和桥梁)调查、公共服务系统调查、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灾情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普查对象包括与主要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六类。
公开信中指出,风险普查是一项当下所需、社会所期、民众所盼的工作。在此之前,为做好现阶段普查工作,我市市级和 11 个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均已成立市级和区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普查阶段中,各部门各区各街道各社区普查工作人员紧密围绕我市普查内容,对各类普查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风险普查工作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参与。深圳市减灾委会办公室呼吁,希望各普查对象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同携手,共同参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为 " 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深圳晚报记者 李瑶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