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 月 26 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全国首个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之际,该院同时发布涉数据及虚拟财产纠纷十大典型案例。直播账户里价值 1180 元的点券被盗,运营公司需要负责吗?玩网络游戏使用外挂遭到封号,能找运营公司索赔吗?新快报记者留意到,典型案例涉及到 "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被盗财产的责任规则 " 及 "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权益性质和范围的考量因素 ",法院以实际裁判案例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案例:点券被盗刷 用户和平台各有责任
案情显示,2017 年 4 月 6 日,俞某的 YY 直播平台账号显示在异地被登录并被盗刷了价值 1180 元的红钻券。账户被盗后,俞某立即联系运营 YY 直播平台的华多公司客服要求提供盗刷者的账户信息及采取相关冻结措施,华多公司仅要求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应允其要求,致红钻券被盗窃者使用。俞某遂起诉华多公司赔偿损失。
广州互联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一方面,俞某在上述虚拟财产被盗前,密码比较简单,且未能充分选用华多公司提供的更高等级的安全保障方案,未能采取充分措施防止财产被盗,对上述被盗结果应负主要责任。
另一方面,华多公司向用户提供的防盗措施特别是默认状态下的防盗措施不够周密,且在俞某通知其客服人员财产被盗后,未能提供或保存被盗财产的流向等信息,造成损失难以被追回,在技术和服务上存在一定疏漏,对俞某的损失负有次要的责任,故判令华多公司向俞某赔偿被盗虚拟财产价值的 40% 的责任。
本案判决为妥善调处网络虚拟财产相关纠纷、确立网络服务提供者归责规则、完善网络侵权责任制度提供了范例。广州互联网法院指出,本案结合网络服务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确立了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均应负有网络虚拟财产安全保护义务的原则。
案例:玩家开外挂遭封号 向平台索赔被驳回
另一宗典型案例显示,王某是网易雷火公司运营的网络游戏《荒野行动》的用户,因在游戏中多次使用外挂软件,其游戏账户被运营公司作永久禁止登录处理。王某认为,网易雷火公司的行为侵害其虚拟财产权益,故起诉要求解除对其账户的禁止登录措施,并赔偿其虚拟财产损失 50 万元。
广州互联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网络游戏内的虚拟财产依托于网络游戏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而存在,游戏用户只能在登录账号进入该游戏后于该游戏内使用该财产,不能独立地对此类虚拟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与此同时,用户使用外挂等方法进行游戏作弊属于违约行为,游戏平台对使用外挂的用户采取永久禁止登录措施系单方解除网络服务合同,判决驳回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指出,该案裁判提出了有关主体对网络游戏内虚拟财产权益范围的考量因素和遵循原则,避免相关主体陷入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权益绝对化的认识误区。其次,明确了法院对网络平台采取必要管理措施维护平台秩序和公平性的支持态度。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