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把产业布局比作一块有规划种植的高产田,那么资本就如金种子,投资、引资就是播种。近两年,武汉的播种以跳跃式的步伐,甩掉小农思维,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新思路,一路高歌猛进。
今年,武汉在资本动作方面,不论是对外招商引资,还是内生融资,都频见大手笔。这不,就在 9 月 28 日召开的 2021 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上,武汉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正式宣告成立。
高产田规划:"965" 产业地图有吸引力
纵观全国,从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 43 年间,中国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大国再到制造大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产业发展之路的宏大转型中,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方向也在不断演进和优化。
国内经济部门与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发展的东亚模式逐渐得到国内各方的认同。这种以选择性产业政策来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发展的模式,既能引进市场机制,同时又能保留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
横向比较,武汉在改革开放中也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将其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参照系,武汉在客观上又有发展不足的问题。可喜的是,武汉近几年一直在奋力追赶,并不断缩小差距。
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快速缩小差距、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政府选择什么产业来主导产业发展?成为摆在武汉面前的新课题。在自身探索中、在发达地区学习中,武汉深刻认识到,重新布局高端产业集群迫在眉睫。
今年 4 月,武汉发布首部产业地图,决定推动 "965" 产业体系落实落地。武汉 "965" 产业体系立足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聚焦企业、创新要素、重点发展区域三种资源,细分了 100 个需要聚力发展的关键产业链环节和细分领域,形成了 "965 100" 框架。目前已绘制地图 39 张,涵盖了 2392 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功能平台、协会联盟共 367 家创新资源。
9 大支柱产业:" 光芯屏端网 " 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
6 大新兴产业: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
5 个未来产业: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这些政府主导产业,既有基础性的国计民生产业,也有高端前沿的智慧产业;既有发挥武汉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的产业,也有借外力发展的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这对于国际国内正在谋求产业升级新路径和 " 新大陆 " 的巨额资本客商来说,犹如 " 瞌睡碰到了枕头 ",在许多重大项目的投资上、产业转移的选择中,武汉 965 产业地图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六倍杠杆率:"1+N" 模式有聚合力
政府确立了主导产业,犹如对一块田做好了高产规划,接下来就是寻找金种子——资本。但是,现代资本的聚集方式,较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小作坊式的融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高端产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需求。
武汉看准了这一点: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是社会资本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产业升级、补齐产业短板、加快产业聚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武汉高站位、大格局、高标准对接产业政策,重塑武汉发展新优势。新组建的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由武汉市财政首期出资 300 亿元设立,将逐步达到 500 亿元,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发起设立若干支母子基金,十四五末达到 3000 亿元投资规模。
政府引导性投入 500 亿,调动社会资本配资达到 3000 亿,这是 6 倍的杠杆率。借助产业基金杠杆效应,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母子基金 "1+N" 的模式,在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同时,加大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创投机构招引力度,推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设立专项产业基金。
政府积极运用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符合财税改革方向的,契合武汉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是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武汉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将在支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将成为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主力军和重要推进器。
大项目引资:资本大佬有引领力
目前,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已组建母基金 5 支、子基金 96 支,引导社会投资规模近 1100 亿元,投资项目 1084 个,助力 58 家投资企业挂牌上市,重点支持华星光电、吉利汽车等重大项目实施,长江航天、国家新能源和智联网汽车等基地建设,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系统、5G 滤波器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武汉市。
在短时间内,社会投资规模就过了千亿,这充分说明 " 最聪明 " 的社会资本共同看好武汉产业地图的未来前景。
同样,武汉今年前三季度的集中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扎堆,也说明了这一点。
仔细梳理武汉今年一、二、三季度的 3 次集中招商签约,不难发现,截至 8 月,武汉今年 3 场集中招商签约总投资已达 11422 亿,共 391 个项目,主要集中在 "965" 产业集群领域,充分说明,武汉立足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地图,赢得了国际国内商业大佬的认同,并以真金白银投票了!
腾讯(武汉)数字产业总部来了,黑芝麻智能科技总部来了,多弗集团华中总部来了,德邦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也来了,来的都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巨头。
丸红株式会社中国副总代表、丸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筱田聪夫,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主席李斌、默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半导体材料总经理陈天牛等一批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佬都对武汉产业地图赞赏有加。
这些商业巨头和资本大佬的入汉,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具有很强的资本引领力量。乐观预测,武汉产业地图将在第四季度招商中发挥更大的资本吸引力,武汉全年的招商引资规模,有望创造新纪录。
作者:叶子秋
编审:郑先耀
【时话实说,当下热点,冷静表达—— ZAKER 新闻丨湖北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