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小吃部的他
竟是 27 年前命案逃犯
27 年前,犯罪嫌疑人石某某杀人潜逃。随后,在他乡漂白身份,结婚生子,靠着开的小吃部低调过活,妄图躲避侦查,逃避罪责。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9 月 1 日,他还是被宿迁市公安局洋河新区分局民警抓获。
1994 年 9 月 6 日晚上 22 时,石某某在宿迁市泗洪县原芦沟乡周庄渡口遇到贺某某等人,因认为贺某某在前天晚上骚扰自己的妹妹,遂用提前准备好的尖刀将贺某某刺死后连夜潜逃。
案发后,公安机关投入大量精力对石某某可能落脚的地点进行搜寻抓捕,但石某某作案后连夜潜逃,消失的无影无踪。受当时侦查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案件没有取得突破。
案件虽然已经过去 27 年,办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宿迁公安对案件的侦破工作始终没有中断。
由于当时基础信息少,给追逃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今年 8 月,宿迁市公安局洋河新区分局追逃专案组接到核查指令后,在研判中围绕石某某展开了大量外围调查、线索搜集和深度研判,发现石某某有可能藏匿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并隐姓埋名为朱某某。随后,追捕专案组远赴昆明开展核查追捕工作。
20 多年过去了,嫌疑人体型面貌都应该有很大的变化。现在长什么样子,难以判断。专案组的手中,仅有一张石某某潜逃前的一张侧脸照片,而这张照片,已被专案组看了不止千百遍。
9 月 1 日下午 3 点 20 分,刚到昆明市呈贡区,追逃专案组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立即赶往石某某可能藏身的小吃店。
" 刚到不远处,我们发现石某某刚上车离开,从身形年龄来看,应该就是他。" 追逃专案组民警高建说,为防止打草惊蛇,我们一致认为,蹲守是最好的办法,就这样,整整蹲了 8 个多小时。
" 回来了!"9 月 1 日晚上 22 时许,追逃专案组民警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立即行动,迅速进屋向前,从四周形成包围圈,将石某某按倒在地。
一开始,石某某还装傻充愣、极力反抗,自称为本地人朱某某,但当民警用乡音叫了他的名字之后,他突然就泄了劲儿,放弃了所有的挣扎。
" 其实,刚进门时,看到手臂上纹着‘朱某某’三个字,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当时,我就确认,人肯定是抓对了。" 细心的高建说,他看到石某某左手手腕向上的地方,清晰地印有一处纹身,纹着 " 朱某某 "。高建很清楚," 朱某某 " 就是石某某原来的妻子。
9 月 2 日,专案组将石某某押解回宿。
据附近居民介绍,石某某到那里开小吃店很多年了,平时走路都头低着走的,很低调,也不爱说话,干事情总让人觉得心不在焉,邋里邋遢的,从不和别人争吵。酒瘾很大,基本上是早中晚三顿酒,一顿不少。
"27 年来,每天都想着怎样应对这一天,该来的总归会要来的。" 经过突击审查,石某某交代了 27 年前在泗洪县原芦沟乡周庄渡口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
落网后的石某某坦言,多年逃亡的日子里他活的小心谨慎,将自己原本的姓名身份深深隐藏。他一直用着 " 朱某某 " 的身份生活,辗转去过新疆、内蒙古、海南等多个省份,从事矿工、泥瓦工、钢筋工、打杂等工作,从来不敢跟家里人联系。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敢找工作,最糟糕的日子,他靠捡垃圾、吃剩饭为生。
" 有一次,在一个直销公司做讲师,干得很好,后听说领导要提拔,我第二天就辞职了。" 石某某说,身上背着案子,自己心里很害怕。即便在昆明安了家,也常常半夜里被噩梦惊醒,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目前,石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近年来,宿迁市公安局深化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打造智慧侦查中心,全面汇聚各类侦查资源和侦查手段,对全市潜逃时间久、涉案罪行重的历年命案在逃嫌疑人开展专题研判,实行全市集中存档和 " 一案一专班,一人一方案 " 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搜集追逃线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先后抓获潜逃 20 年以上重点在逃嫌疑人 6 名,其中潜逃时间最长的达 36 年。
来源:江苏警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