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金辰 高艺 文 / 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小型医疗机构的数量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且普遍存在 " 小、散、远 " 的问题。
△ 会议现场
9 月 3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全市小型医疗机构医废集中收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依法高效解决无锡市小型医疗机构医废收集运输 " 最后一公里 " 的难题,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拟定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2021 年 9 月 22 日,《方案》于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近期将通过市政府办下发,无锡市区约 1657 家小型医疗机构的医废收集体系得到完善。
现状:医废收运体系亟待完善
据介绍,当前无锡市区约有 1657 家小型医疗机构〔指床位总数在 19 张以下(含 19 张)〕,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工废公司 ")与市区 300 多家医疗机构直接签约,实行直接上门收集。其余部分小型医疗机构与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合同,自行将医疗废物运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代为收集暂存后,再由工废公司统一上门收集。
现有医废收集模式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由于小型医疗机构 " 小、散、远 ",及受交通管制、道路及场地等条件限制,集中处置单位直接上门收集难度大;如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收集的模式,代收集点需临时贮存非自有医废,存在管理责任难以明确和代收费不合规等问题,代收集点额外承担了管理责任和法律风险,积极性不高,且后续违法行为查处监管困难;小型医疗机构自行运送至代收集点过程中,存在医废收集不及时、运输不规范、转移积极性不高的管理风险。因此,当下亟待通过完善医废收运体系来推动现有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扩能提质,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行动:力争明年 3 月底实施中转收集
全市市区实行统一招标、统一平台、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统一考核,按片区组织医疗废物中转收集,按照 " 五个统一 " 的要求,将由无锡市生态环境局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收运服务单位。招标结束后,由收运服务单位选购车辆并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和物资,形成收运能力。设置集中收集中转点,由各区按照每 20-50 平方公里设置一个片区,并综合考虑医疗机构数量、辖区面积、中转场地要求等基本条件,会同收运服务单位确定相应片区的集中收集中转点。建立中转收运路线,由收运服务单位根据确定的集中收集中转点明确收运路线,实现对该片区内所有小型医疗机构的收集全覆盖。
记者获悉,全市各区将会同收运服务单位确定集中收集中转点(2021 年 11 月 30 日前),完善中转收运路线(2021 年 11 月 30 日前),搭建信息化平台(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建立中转收运能力(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力争 2022 年 3 月 31 日前开始实施集中收集。
要求:收集中转全程不落地,医废收集全程追溯
根据《方案》,无锡市将形成以 " 分类收集中转、全程不落地、信息化监管 " 为特征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体系。由中转车队上门收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在规定时间送达集中收集中转点,将收集的全部医疗废物包直接转交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集中收运车上,实现收集中转全程不落地。全市区使用统一的医疗废物收集信息化系统进行监管,在上门收集及转交医疗废物的过程中,交接双方均需通过扫码确认完成交接手续,实现电子联单转运信息的实时更新,确保医废收运全程可追溯。
完善医废收集体系事关疫情防控,事关环境防治,事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无锡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强劲的气势、攀升的趋势和跨越的态势,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医废收集体系建设,以更多的第一、唯一支撑无锡走在现代化建设最前列目标定位,为无锡勇做全省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排头兵贡献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