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04
影评丨戏里的《长津湖》和戏外的中国电影:硬打,我们也能打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光影江苏评论员 王子扬

抗美援朝的题材,很严肃,不好拍。所以很长时间以来,这一类电影的数量并不多,质量也大多乏善可陈。

动辄几亿、十亿的预算,拍出来却让人感觉 " 差把劲儿 " 的大片,不在少数。

有人说,如同一个 " 魔咒 ",1956 年的《上甘岭》之后,再无一部让能人血脉偾张的抗美援朝电影。

而当下最热门的电影《长津湖》,上映 3 天,票房 10 亿,打破了 11 项影史记录。有理由相信,他们完全打破了这个 " 魔咒 "。而他们打破的方式,竟是如此简单:硬打,我们也能打赢!

电影拍的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硬仗。

朝鲜战场,惟余莽莽,生死较量,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踏足这篇土地,就开始了。

首先,电影用一场空袭的戏,展现战争的残酷。敌机由远及近,轰鸣越来越响,压迫感越来越大,接着炸弹从天而降,将运兵的列车,炸成火海。很多战士,连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吸到,连朝鲜是什么样子都没看清,就壮烈牺牲了。

一片乱石滩中,逃出生天的队伍为了躲避侦查的飞机,匍匐地上,大气不也敢出。可这是真实的战场,没有戏剧的侥幸。即使忍住一动不动,疯狂的美军依然对着地面扫射,霎时间乱石穿空,山塌地陷 ……

正面交锋前,牺牲者心有不甘,所以活下去的人,注定背负的更多。所以,我们看到,坦克战、阵地战、歼灭战,接下来每一场战役,都是 " 死战 "。其中最紧张的,是肉搏战。

真动起手来,没有什么以一当十的 " 武林高手 ",枪杆、拳头、尖刀,我不打死你,你就得打死我,所有人都在依靠最原始的本能战斗。而这段情节,是借由易烊千玺扮演的 " 伍万里 "、一个刚上战场、没端过枪的新兵的视角,展现出来的。他从胆怯、逃避,到放弃幻想、奋勇上阵,背后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谁的意志力更强,谁就能活到最后!这个适用于每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役,也适用于瞬息万变的朝鲜战场。

敌我双方各有优劣。美军占天时,零下 40 度,他们有充足的补给,有取之不尽的棉衣,有食之不竭的口粮,我们只有少的可怜的单衣,冻成冰坨的土豆。我们占地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守阵地,占据有利地形," 三三制 " 战斗小组,穿插包抄,灵活作战。

那么人和呢?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 1 师、步兵第 7 师,我们这边是身经百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9 兵团。两边都不虚,观众能看到,战场上没有奇遇,但充满意外,对对手保有敬意,但绝不手软。

就挺直腰杆打、硬打,我们能打赢。

《长津湖》这对于中国电影,又何尝不是一场硬仗。

拍摄近 200 天,7000 位前期人员,总人数 12000 多人。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片。

影片最大的看点是主创,黄建新任总监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坐镇," 鬼才编剧 " 兰晓龙操刀。

影片的最大难点,恰恰也是主创,这些都是极有个性的电影人,背景不同、风格不同,对一场半个多世纪前的战争,理解也各有不同。说实话,电影上映前,笔者还一度担心,这部电影会拍成 " 四不像 "。

然而惊喜的是,当这部作品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收起不合时宜的 " 锋芒 ",将才华运用于还原这段史诗。

黄建新,你会发现不再 " 先锋三部曲 ",以及 " 城市三部曲 " 的精致和犀利,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牌监制,面对山呼海啸的大阵仗,运筹帷幄。

陈凯歌,你会发现抽离了近年来《道士下山》《妖猫传》乃至《白昼流星》中,醉心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结结实实地把现实题材讲好,谱写一曲史诗。

徐克,收起一贯的侠气、江湖情,此次寓之于战士们的感情中,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林超贤,是善于利用动作戏调动观众热血的高手,而这部戏中却精准把握,热血,但不过火,兼具冷静与客观。

还有编剧兰晓龙,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观众,丝毫不会怀疑他的才气和文学造诣。而他操刀的《长津湖》剧本,却是另外一个样子:没有精心编排的设计,没有辞藻华丽的台词,只有最真实的铁与血的较量。

有人说,这种大规模、大制作的战争片,中国电影能拍好吗?但这一次,我们的电影人没有 " 花招 ",不来虚的,这场电影工业实力的较量,硬打,我们也能打赢!(片方供图)

相关标签

中国电影 志愿军 朝鲜 美军 抗美援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