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0-08
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消失多年的野生土著鱼重现庄浪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国庆假日,永登县水产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庄浪河拦河坝下游发现了成群结对的 " 狗鱼 " 和 " 白漂子 ",这些鱼大的约 20 厘米长 25 克重。据了解,近年来,由于水域生态环境改善,这些淡出人们视线的野生土著鱼重新出现,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土著鱼类是自然河流、湖泊、水库的宝贝,它是物竞天择、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当家主人,它也被人们亲切的尊称为 " 水质检测器 "。自然水系土著鱼类种群品系杂、数量多,表明河流等水系水质状态好,生物生态系统完备健全。反之,连土著鱼类都生存不了的水体,说明生物生态系统缺失不健全,水体遭到污染、水质恶化,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因此,保护土著鱼类及保护土著鱼类生存环境意义重大。

据永登县水产工作站站长张雪亮介绍,调查发现,20 世纪 60-80 年代庄浪河生存的土著鱼类有 3 种,学名不详。一种俗称 " 狗鱼 ",又称 " 蛇狗哒 "。 一种俗称 " 白漂 ",又称 " 白鲦 "。另一种俗称 " 金镖子 ",形似带鱼。 当时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县城人口少,城市规模化建设还未形成,庄浪河开发除了农田灌溉用水,生态压力并不大,除沿岸小孩抓土著鱼类、游泳玩耍外,群众也不吃鱼,更不会用专门捕鱼工具捕鱼。因此,这几种鱼在庄浪河有很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庄浪河生存的土著鱼类只乘下 " 狗鱼 "1 种,且数量极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釆矿,釆沙及部分餐馆收集土著鱼食用。这些土著鱼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近年来,永登县在贯彻执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环保工作中,在实施和推进保护 " 母亲河 " 的前提下,近三四十年在庄浪河难得一见的土著鱼类正在恢复,种群数量呈增长之势。

永登县水产工作站承担全县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和保护、技术推广等职能,永登县水产工作站站长张雪亮表示,今后要利用国家第一次鱼类种质资源的普查契机,做好县域自然水系土著鱼类 DNA 鉴定,还其本来的学术名称。同时要抓紧采集土著鱼类,精心养殖培育,扩大规模,开展初期的研究,待条件成熟,攻克人工繁育技术,建立永登县河流土著鱼类良种保护馆,解决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的根本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特约记者 王立命 文 / 图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生态环境 生物 种质资源 dna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