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据广州海关消息,10 月 7 日下午 , 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中远 " 海营口 " 号集装箱货轮缓缓驶离南沙港二期码头,船上装载的铁海联运货物预计将于 10 月下旬抵达非洲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标志着我国首趟 " 湘粤非 " 铁海联运货物顺利出海,自此我国湖南及周边内陆地区通往非洲又多了一条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据了解,首批 " 湘粤非 " 铁海联运货物为 86 个 20 尺集装箱的大米,总重 1935 吨。自湖南株洲启运经铁路抵达广州,通过驳船运到广州南沙港,分两批发往非洲的肯尼亚、南苏丹等国家和地区。为保障该批货物快速通关,广州海关提前了解企业出口计划和班轮靠泊时间,指导企业快速办理通关手续。提供出口 " 提前申报 "、" 收发货人免于到场查验 " 等通关便利化举措,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保障物流通道通畅。
" 经测算,‘湘粤非’铁海联运模式下,从湖南腹地到东非基本港的全程运输时间可缩短 10 天,至西非基本港的全程运输时间可缩短 9 天。与以往公路运输集港模式相比,‘湘粤非’铁海多式联运模式可将湖南等地发往非洲的陆运物流费用降低 60% 左右。" 负责此次货运代理的广州市海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燕介绍。
近年来,随着多国不断推进 " 一带一路 " 倡议,中非经贸往来不断加强,货物进出口量持续稳定增加。广东省对非进出口贸易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州南沙港是广东重要的航运枢纽,近年来对非贸易中商品种类不断扩大。
"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非贸易中占比不断缩小,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会议平板、电信基础设备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此次通道的成功开辟,将为广州对非贸易提供新的支撑。" 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广州海关依托南沙海港集聚发展优势,强化 " 智慧海关 " 建设,推动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实现货物通关全链条信息化作业,为进出口企业提供 " 一站式 " 服务。支持企业运用铁路、海运货轮、中欧班列、小型船舶等多种运输路径将货物集聚南沙,叠加进口拆箱、出口集拼、国际中转等业务类型实现全球分拨,顺畅南沙国际航运中心物流枢纽功能,实现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无缝对接。
" 今年年底前,随着南沙港进港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成投产,广州港海铁联运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与丝路国家经贸往来也将继续加深。"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表示。
据统计,今年前 8 月广州南沙对非洲国家进出口总额近 24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 20%;截至目前,南沙港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137 条,其中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航线 114 条;对非集装箱航线 22 条,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娟通讯员关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