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 两湾一河 ",形成 " 双城三圈 "。近日,随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 2021 施政报告公布,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发布,深港两地将深度合作,形成一个超级都市圈引发无限想象。报告建议构建一个占地 300 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涵盖香港元朗区和北区,与一河之隔的深圳形成 " 双城三圈 " 的战略性布局。在报告中,林郑月娥提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
▲北部都会区与铁路概念简介图。
五大铁路工程 3 个跨越深港边界
为了实现深港深度合作,《发展策略》中提出了五大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其中一半以上涉及深圳。
其一,修建连接洪水桥 / 厦村至深圳前海的 " 港深西部铁路 "。深晚记者梳理获悉,该项目已经纳入广东省交通十四五规划中,被称为 " 港深西部快轨 "。
其二,把正在规划的香港 " 北环线 " 向北延伸,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方园区,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新皇岗口岸正在重建中,未来将成为辐射大湾区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规划,新皇岗口岸交通规划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 20 号线及预留港铁北环线支线接入条件,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宝安国际机场等地区。其中,穗莞深城际机场至前海段已经开建。
其三,将东铁线延伸到深圳罗湖,并在深圳一方设立 " 一地两检 " 口岸,在现有的罗湖站和上水站之间增设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 / 文锦渡以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其四,将 " 北环线 " 由古洞站向东延伸,接驳罗湖、文锦渡以及香园围一带,再南下经过打鼓岭、皇后山到粉岭。
▲北环线铁路图。
此前,据相关报道,港铁北环线作为西铁线第二期工程,计划耗资 620 亿港元(80 亿美元)。连接新界北和前海的地铁线路预计将作为该工程的延伸,以支持前海方案的公布。这条线路也将作为往返新界西部的乘客与落马洲边境检查站的连接。该铁路项目预计将于 2025 年动工,预计 2034 年完工。届时,洪水桥与前海之间的距离约为 16 公里,预计行车时间为 30 分钟。
其五,探讨兴建尖鼻嘴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以带动该区和流浮山的发展。
深港 7 大口岸互联互通 皇岗、罗湖口岸加快改造
《施政报告》中提到,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深港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 " 双城三圈 " 的都市空间格局。深圳是香港进入大湾区腹地的陆路门户。每日来往香港与深圳的居民持续增加,出行目的都以消闲、探亲、公干、上班、上学为主。" 港中有深、深中有港 " 的发展态势经已形成。
的确如此,除了现行的香港东铁线、广深港客运专线之外,深港两地居民通行主要依赖口岸通关。深晚记者梳理发现,深圳湾、福田(落马洲)、皇岗、罗湖、文锦渡、莲塘(香园围)、沙头角 7 大口岸,已经构筑了从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多个方向通达香港的关口,恰好契合香港北部都会区沿线。
深圳也在努力加快口岸的新建改造。比如,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将建成纯旅检口岸。深晚记者了解到,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预计 2023 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新皇岗口岸建成后,采用 " 立体复合 " 的原则,新口岸出入境大厅和客车查验场地在新联检大楼内实行分层立体布置,不再采用在联检楼外进行车辆查验的老口岸模式。新皇岗口岸 2035 年设计通关量日均 20 万人次、高峰 30 万人次,2050 年高峰可达 40 万人次。
目前,深圳正与港方积极协商在新皇岗口岸实施 "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 的新型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为深港两地的居民来往出行提供便利。此外,新皇岗口岸由于在深圳一侧实施 " 一地两检 ",可帮助香港落马洲管制站释放出近 20 万平方米的用地。
除了新皇岗口岸之外,罗湖口岸改造也被深圳提上了日程。深晚记者从罗湖公布的发展规划中获悉,罗湖将打造连接广深港的战略要地,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发动机。围绕该目标,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罗湖火车站和罗湖口岸的改造,同时加快推动实现与香港东铁的互通。未来,从罗湖到广州中心区只需 65 分钟,到香港中环只需 45 分钟。今年初,罗湖提出,将完成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综合交通枢纽方案设计,加快引入地铁 11 号线和香港东铁。推动莲塘口岸试点 " 港车北上 "。
深港政府已成立 " 推动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 "
在跨境陆路交通方面,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到,深港政府已成立 " 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 ",共同构建 " 轨道上的大湾区 "。
她表示,粤港两地政府正全力推进 " 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 ",待疫情受控和免检疫 " 通关 " 逐步实施后,可让符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而无须事先取得常规配额。粤港两地政府同意计划可稍后伸延至另一个陆路口岸。
林郑月娥强调," 北部策略 " 是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跨越深港两地界线的发展策略和纲领,虽是本地规划蓝图,但它的基本逻辑却是呼应 " 十四五 " 规划、大湾区建设及前海扩区等相关国家战略的。她形容 " 北部都会区 " 将是香港境内促进深港合作发展和连接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通过 7 个跨境口岸和未来兴建港深西部铁路等,使深港两地能跨越 " 两湾一河 "(深圳湾、大鹏湾、深圳河),形成 " 双城三圈 " 的空间格局,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