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 …… 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 " 公共卫生问题 " 和 " 社会问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向民众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社会心理健康水平?10 月 10 日晚,"2021 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暨深圳心理卫生周宣传活动 " 在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启动,同时还举行了 " 深圳市首届心理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 " 颁奖仪式。
今年 8 月,深圳市首届心理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正式启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征集,大赛共收到来自市内外机构及个人报送的科普作品 730 个。最后,经过评审,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荣获卓越贡献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学校的《孩子期末考,家长要做好——期末考试后家长如何机智应对》荣获音视频类一等奖;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送给父母的心理支持科普手册》荣获平面类一等奖;深圳市康宁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爱照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我叫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爱妻》荣获文字类一等奖。
市民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办?在家门口、学校和单位都能就近找到 " 心理医生 "。这是因为深圳市于 2019 年 6 月 28 日启动了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项目 "。记者了解到,截至 2021 年 9 月,全市共有精神科床位 1740 张,平均 13.0 张 /10 万人;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精神 / 心理科门诊 35 家,设置率 85.37%。区、街道心理服务中心(站)设置率 100%,社区心理服务室设置率 98%。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 / 心理科设置率 81%,一类社康中心心理咨询室设置率 100%。各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设置率 94%,市、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设置率 100%。
据悉,深圳将 " 精神科医师 " 列入紧缺岗位,硕士以上自主招聘,近 3 年共引进 100 余人,全科医生转岗加注精神科 270 人。市、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配备多学科团队 130 余人。全市拥有精神卫生专职社工 800 余人,每 50 名患者配备 1 名社工,配置比例全国领先。专职心理教师和学生配置比 1 比 1780,远高于国家要求的 1 比 4000。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深康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