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高考备考研讨培训会。会议详细解读了《兰州市 2021 年度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围绕新时代提升育人质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作了专题报告,同时安排部署了 2022 年全市高三备考工作。来自我市的部分高中校长会中交流了各自的备考 " 秘籍 "。
研究卷子必不可少
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骈旭表示,高考研究关乎高三备考方向和教学难度、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意义重大。学校为每位高三教师配发《中国高考报告丛书(蓝皮书)》,将对 " 蓝皮书 " 的学习研究列入高三集体备课研讨的计划中,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另外,研究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2021 年甘肃省高考采用了全国乙卷,与往年参加全国 I 卷的省份共用一套试卷。经过各学科的研判,学校得出了基本的结论:全国 I 卷合并了全国 II 卷!对此,学校提出要优化高考备考真题研究方向,将近三年全国 I 卷列入研究范围,让师生尽快适应全国乙卷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再就是研究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2021 年高考乙卷已经明显渗透了新课标理念,甚至直接使用新教材内容创设新情境。虽然 2022 年甘肃省高考仍然采用旧高考模式,但高三教师依然要加快加深对新教材的研究,找到新旧教材中的桥梁和结点,做好整合工作。
骈旭表示,在新旧高考过渡转型时期,重构课堂教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结合高考命题与评价的特点,针对高三课堂教学仍然存在 " 穿新鞋走老路 " 的问题,学校明确提出了将 " 三化 " 课堂教学从高一、高二延伸到高三的思路。" 三化 " 课堂是学校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提炼出的教学范式,即结构化、核心化、生活化。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选科
兰州市第三中学校长刘照涌表示,学校调动 " 三方 ",共同建设班级。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设和谐有序、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一是做好各科作业协调,控制题量和时间,助力学生合理安排学科时间;二是合理安排学科导师,实行师生结对,因材施教,从目标引导、心理疏导、信心激励等方面全方位辅导;三是家校联合共建良好班风,针对进入高三 " 模拟考试次数增多、学生心理普遍焦虑 " 的特殊性,进一步加强家校之间沟通联系,家长、学校配合做好每个节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卸下包袱,全力备考。随着新高考的落地,首先要树立 " 一年高考三年备,三年高中一盘棋 " 的意识,按照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规律进行逐层推进、重点落实的培养;其次,强化物理教学和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选科;第三,开展 " 学院制 "+" 走班制 "+" 导师制 " 改革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生涯规划为指导,学生大类分科、小类成学院,统一配置学科教师、统一开展分层教学。第五,继续探索完善目标管理方式和教师评价方式,促进质量提升。
由 " 供餐 + 选餐 " 向 " 订餐 + 供餐 " 转变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校长谢登科介绍,学校在坚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课程 " 校本化 ",开设由学校、级部、班级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针对学生成长特点和个人薄弱点位,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菜单,由 " 供餐 + 选餐 " 向 " 订餐 + 供餐 " 转变,开设个性化课堂,为学生提供多样性选择。并坚持 " 五育 " 并举,构建 " 书院课程 " 体系,突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备考研究共同体作用,遵循 " 高看低做、循环闭合,归纳演绎、完整对齐 " 的原则,围绕高考 " 考什么,怎么考 "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集思广益寻求对策,指导课堂服务教学,深化对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命题动向的同步比对学习研究,调整和优化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解决好课堂 " 教什么,怎么教 "、指导学生清晰 " 学什么,怎么学 " 的问题。
激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兰州西北中学校长王德贤表示,2021 年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 28.34%,比市教育局指标高出 13 个百分点。在教师的引领方面,学校强调不要把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考什么样的大学常挂在嘴上,而是要激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踏实走好每一步。学校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求教师把功夫用在平时、下在经常。不要将学生时刻与他人比,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跟自己比,将以前似懂非懂的弄懂了,似是而非的清晰了,干脆不会的开窍了,这就是进步、就是成功。也就是说,让学生始终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不要将每次测试看做是检查学生的失误,而是对比历次考试中易犯的错这次改了多少,在哪些知识点、易错点上有所突破,哪怕只有一点,那也是突破,也是成功。要引领教师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成功。阶段性刺激与生涯规划相结合,让学生要清晰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也要清楚各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当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克服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我减压。另外,更长远的应在于学校课程的设置,现行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较多,学校不要拿 " 抑郁 " 给孩子贴标签,动辄 xx 学生有心理问题。应该将心理课上成一种室外课,适当增加音乐课、劳动技术课等来为学生减压,所以高三年级的非高考科目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些学科的育人功能可能更大更好,才能真正起到减压的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能力
兰州东方中学负责人窦敏华表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高考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教育改革的 " 深水区 ",这对高考备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东方中学各位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有效的方向自主学习,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复习效果,从而进一步落实高考的各项要求。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时空还给学生,绝不能一讲到底,努力做到知识让学生去建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思想让学生去表达,思维让学生去创新,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从事探究和交流的场所,变成学生情感释放、个性扬的场所。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做好分个性化教学指导工作,尤其在学习心态、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能力培养、偏科现象、非智力因素和思想品德教育推行导师全员指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
实习生 康红燕 唐亮亮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