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秋,杨翰西花甲寿庆,无锡纺织业同仁在鼋头渚充山西麓沿湖湾拦水所筑的围堤上建 " 长春桥 ",桥堤上种植单瓣、先花后叶的大山樱良种——染井吉野和柳树,若干年后便形成了 " 长春花漪 " 的独特景观。长春樱堤的最终建成,使横云山庄北部景观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即通过桥堤的分隔,规范了游人的视线,又将湖对面的小箕山、大箕山当做了鼋头渚的绝妙借景。而每到樱花盛开时节,那嫣红粉白、烂漫如锦的盛大花境,似云若雾,恍若仙境。人行桥上,一为清漪,一为波浪,动静对比,水趣隽永,更使画面中的人桥倒影与映照在绿波中的绰约花枝,融成一幅天然美景。
新中国成立后,这批樱花得到园林部门的精心养护,春日去鼋头渚赏樱,也逐渐成为无锡之旅的重要花事活动之一。
1988 年,鼋头渚于南犊山北麓及鹿顶山西麓之间的山谷内开辟 " 中日樱花友谊林 ",又于 2010 年拓展为 " 樱花谷 "。至此,鼋头渚樱花种植面积达 65 万平方米,品种 68 种,计 30000 余株。
部分图片来自 @无锡廊桥、@公益摄影邵晓霞、金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