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0-12
健康 | 2021年诺奖揭晓,有望为治疗慢性疼痛铺平道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近日,2021 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简称诺奖)揭晓,授予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这两位科学家因发现了 " 温度和触压两种感觉的受体 " 获奖。他们的发现不仅便于人类理解触觉原理,而且有助于开发治疗慢性疼痛的药物。

疼痛,即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性和情绪性体验,这种体验要跟明确的或潜在的或自己认为的组织损伤有关。而慢性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疼痛科阮祥才主任医师介绍, Patapoutian 发现触压感觉受体可能是治愈痛觉异常的好靶点。痛觉异常是数百万慢性疼痛患者的一个日常症状,患者会对轻微触碰、衣服摩擦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痛。骨关节炎引起的炎症性疼痛、糖尿病或化疗相关的神经痛都可表现痛觉异常,治疗难度极高。Patapoutian 发现的这个受体在伤害性感受器中表达量不大,但是作用很大,治疗疼痛的潜力也很大。

他把辣椒素注射到老鼠后脚皮下,就造成与 45 ℃热水浸泡烫伤相似的痛觉异常现象,他发现触压觉受体就参与了痛觉异常的形成过程,抑制这个受体就能消除辣椒素和高温形成的痛觉过敏,这有望为治疗慢性疼痛铺平道路。" 但是,这个触压觉受体在机械感受器中表达量极高,是不能随意用药的,否则我们就会体验不到抚摸的爱意和身体的位置了。这么看来,开发这个受体的药物很可能会是局部用药。"

慢性疼痛高发、难治。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超过 20% 人口惟患慢性疼痛。中国的忍痛文化历史悠久,导致很多人对慢性疼痛都不太重视,认为疼痛没什么大不了,忍忍就过去了,或者随便吃点止痛药了事。殊不知,慢性疼痛会破坏大脑功能,可以引起失眠和活动受限,还会对精神状态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Julius 和 Patapoutian 的发现获得本年度诺奖,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辣味的原理,还带来非常有前景的慢性疼痛药物。"

早年,在 Julius 等人揭示了辣椒素镇痛的分子机理之后,把美食辣椒变成止痛药的诱惑力空前高涨,各种类型的辣椒素止痛配方也随之问世。首先出现的是辣椒膏,但很快就被发现,除了用药局部热辣辣的不适感之外,辣椒膏镇痛疗效甚微。直到 2009 年,高浓度辣椒膏才面世,它的辣椒素浓度高达 8%,是以前辣椒膏浓度的百余倍,镇痛效应终于显现了出来,而用药局部热辣辣的不适感觉却没有明显增加。高浓度辣椒膏对多种顽固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可惜的是,国内尚无高浓度辣椒膏。

但是,口服和注射辣椒素,不仅会引起发烧,而且会降低热敏感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增加患者烫伤和烧伤等高温损伤风险,这给辣椒止痛药的研发带来了巨大障碍。当前,各大制药公司有大约十几种辣椒素改良化合物在进行各阶段的药物试验,有的生物制药公司研发出人工合成辣椒素针剂,用于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服用辣椒素的发烧问题似乎也正在被解决。有的公司开发可阻断辣椒素受体的药片,在动物实验中表现良好,既不升高体温,又不降低热敏感能力,有望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相关标签

失眠 骨关节炎 过敏 高发 中山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