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 型乳腺癌作为第二常见的乳癌类别,预后一直较差。但自从针对 HER2 受体的标靶药出现后,这种局面开始被扭转,但针对 HER2 型乳腺癌的后线治疗,仍有不少进步空间。近日,有最新研究结果发表,指出新一代抗体药物复合体(ADC)用于晚期 HER2 型乳癌患者身上疗效出色,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就像 " 生物导弹 " 可针对性消灭癌细胞。它不仅可用于三线治疗,长远还将跃升成二线治疗,为晚期 HER2 型乳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女性普遍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在深圳新发肿瘤榜上,乳腺癌以 11.04% 位列十大恶性肿瘤第四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根据乳癌细胞的基因受体,乳癌可分为不同类型,各有不同特点,除了最常见的荷尔蒙受体阳性乳癌,就以第二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HER2)较为常见,HER2 型乳癌的特点是肿瘤生长速度快、侵略性较高、普遍预后较差。
晚期 HER2 型乳腺癌治疗仅一二线治疗有共识
香港内科肿瘤科专科医生杨明明表示,目前国际指引针对晚期 HER2 型乳癌建议的一、二线治疗非常清晰,前者为双标靶及化疗组合治疗,后者则为第一代 ADC,"ADC 听起来很陌生,其实即是 Antibody Drug Conjugate,中文名称可称为抗体药物复合体。它将标靶药物结合化疗药物,令化疗药物能透过标靶药物直达带有 HER2 受体的癌细胞,使化疗药物直接攻击癌细胞。"
杨明明说,两线治疗的成效理想,一线治疗的无恶化存活期中位数可达 18.7 个月,而第一代 ADC 经研究证实其无恶化存活期及整体存活期中位数均比传统二线治疗理想,所以 2013 年被认可用于标准的二线治疗。不过,虽然第一代 ADC 的疗效较传统二线治疗理想,但整体无恶化存活期只有不足一年,加上三线或以后的治疗方案由于未有有力研究数据证实疗效,所以一直未有一致的国际权威性指引和共识,如何有效延长晚期 HER2 型乳癌患者的存活期成为医学界一直期望达到的目标。
新一代 ADC 如 " 生物导弹 " 扭转局面
直至 2019 年,新一代 ADC 的面世就带来全新局面,由于获研究证实其无恶化存活期多于一年半、存活期中位数多于两年,基于其出色的疗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也于 2019 年认可作晚期 HER2 型乳癌的三线治疗。
新一代 ADC 到底是如何达到如此出众的治疗效果?杨明明解释,新一代 ADC 不仅通过标靶药物作为 " 导航仪 ",带领身上强效的化疗 " 导弹 " 到达带 HER2 抗体的肿瘤细胞上作精准攻击,使癌细胞死亡,更具有 "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攻击该肿瘤细胞周边的细胞,以确保肿瘤细胞附近 HER2 表现低或异常的癌细胞不易逃过攻击,情况有如一颗 " 生物导弹 " 般," 炸毁 " 所到之处的潜在 " 敌人 ",从而剿灭癌细胞。
以外,杨明明指出,新一代 ADC 的化疗药物数量和效力也较第一代 ADC 多和高,三大特性均有助提升治疗成效。新一代 ADC 在最新的国际研究结果再有进一步的突破性进展。
新一代 ADC 多项疗效指标出众
根据 2021 年权威性欧洲肿瘤学学会 ( ESMO ) 会议的一项第三期研究报告,当中包括欧、亚多地的晚期 HER2 型乳癌患者,其中六成来自亚洲。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已经以晚期 / 转移性状态下接受标靶化疗组合治疗的前提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新一代 ADC 及第一代 ADC 治疗,以研究两者成效的差异,包括无恶化存活期及整体存活期。
研究结果发现,新一代 ADC 的 12 个月无恶化存活期比率较第一代高出一倍、整体存活期比率亦以新一代较优胜,高出近一成,而且在肿瘤反应率及完全缓解比率上,新一代 ADC 的表现非常理想,前者达八成,较第一代高出一倍以上;后者也高约一倍。杨明明表示,研究成果反映新一代 ADC 的疗效出众,虽然两代 ADC 同样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呕吐、恶心、食欲下降、脱发、间质性肺病等,不过绝大部份副作用均容易处理和控制,患者不用过于担心。
目前研究仍然进行中,无恶化存活期及整体存活期中位数虽然尚未得出最终结果,但长远有望得出更理想的数字。基于如此突破性的研究结果,杨明明展望未来,新一代 ADC 将很快从三线治疗跃升至二线治疗,以及长远变革晚期 HER2 型乳癌治疗,达到有效延长晚期患者的无恶化存活期及整体存活期的目标,延展患者希望。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