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华龙街道成立于 2016 年 1 月,总面积 25 平方公里,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现辖 1 个行政村、6 个社区,有党组织 17 个,共有党员 1026 名。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紧紧 " 围绕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强化社会治理,增进人民福祉 " 这一目标,突出 " 街道党工委统筹驱动、社区党组织协调带动、辖区单位融合互动 " 三级联动党建工作体系。着力实施 " 强基固本、互联互动、全域覆盖、服务升级 " 工程,两个社区分别实施了 " 一网五圈 " 和 " 零距离 " 工作法,按下了党建引领工作的 " 快进键 ",也为辖区的群众带来了民生幸福感。
紧盯重点任务 提升服务质量
街道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深化拓展 " 四抓两整治 " 工作,严格落实 " 三会一课 " 制度,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在各领域全面推进达标规范工作,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细化网格建设,选优配强三级网格长,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街道党工委建立大工委运行机制,聘任 " 大工委 " 兼职副书记 1 名、委员 13 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辖区内党建工作和其他公共事务。紧抓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建设和川海同城化发展历史机遇,与民和县川口镇缔结为友好镇街,并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在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合作。疫情期间,面对辖区人口多、楼院多、管控难度大的巨大压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 " 疫线 " 临时党支部 2 个,党员志愿服务队 5 支,设置党员先锋岗 108 个,疫情防控劝返点 126 个,300 多名党员干部打 " 头阵 " 当先锋,带头深入 " 疫线 ",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发挥了表率作用。街道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抓手,积极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就医、矛盾调解、紧急救助、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协调解决少数民族就业、社保、就学等困难,开展慰问少数民族困难大学生活动,培训少数民族创业人员 100 余人次。经过多方努力顺利通过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的验收。
创新党建模式 丰富群众生活
街道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基础框架下,探索推进 " 党建街区 " 模式。按照 " 一街区一特色 " 的思路,以 " 打造一街,辐射一片,连片融合 " 为目标,根据社区增设后的区域划分、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服务群体侧重不同,将辖区 141 个党组织、100 多家较大的企事业单位、118 个居民小区、2000 多户商家等,科学划分为育英育才、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经济商圈、金色服务、旅游驿站 6 个特色鲜明的 " 党建街区 ",一名党员班子成员联系一个街区,每个街区以社区为纽带,共建党建阵地,共享党建成果,开展了安全、卫生、垃圾分类 " 四进 " 活动,开展地摊经济共商共建、大型义诊服务、困难家庭送温暖、节前慰问等活动 30 余次。积极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演讲比赛、节假日暖心慰问、关爱青少年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还组织街道干部职工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成功举办 " 华龙杯 "2020 年镇街篮球邀请赛,并喜获冠军,通过各类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拉近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全力打造符合华龙实际的党建特色品牌,让党建成为服务民生的有力抓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